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夫妻8年坚守“爱心之家”:想多带几个留守孩子

发稿时间:2015-07-08 09:27:00 来源: 中安在线 中国青年网

  7月3日下午,送走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批学生,胡黄应和石心爱坐在食堂的饭桌上算起了账。“还好,这个学期没有亏。”胡黄应满脸憨笑。

  8年前,胡黄应夫妇放弃在北京每人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回到家乡怀宁县茶岭镇,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办起了怀宁县第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之家”。8年时间过去,怀宁县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越来越多,收费越来越贵;夫妻二人却始终坚守,用“仅能维持家用”的收费,先后为1100多名留守儿童建起家的港湾。

  “一开始就没想过赚钱,我们想做一些民生的事。”胡黄应说。

  “只想多带几个留守的孩子”

  在许多亲戚眼中,2007年,胡黄应夫妇回到茶岭,就让人“想不通”;花去十几万元积蓄办“爱心之家”,更是一件“傻事”。

  和许多乡镇一样,2007年的茶岭早已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留守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胡黄应和石心爱的三个孩子在他们之中。

  大女儿的一封信,改变了夫妻二人的人生轨迹。

  “当撒撒娇都成为梦想的时候,作为父母难道感觉不到挣再多的钱,永远比子女亲情失缺、学业失教、安全失保要失去的更多这个道理吗?”2007年5月份的一天,看到女儿胡玲玉寄来的信,夫妻二人顿时泪如雨下,立即决定收拾行囊,回到孩子身边。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石心爱发现,身边还有太多太多与自己孩子一样的留守学生,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有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教师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启发。“我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为何不多带几个?”石心爱说。

  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的想法得到了丈夫胡黄应的支持。两人商量,拿出十几万元,租下206国道边的一个老村部,装修维护、购置物品,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家”。

  8年坚守,细心照顾1100多名留守学生

  他们收到了40多名学生。

  因为请不起工人,一开始,爱心之家都是由石心爱一个人打理。然而,当一个几十名留守学生的“大家长”,并不是一件易事。

  这个能干的“妈妈”早上3点起床,给孩子们煮早饭,然后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洗碗,晚上还要督促孩子们看书、学习,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关灯睡了,她才去睡觉。经常,要忙到深夜。

  生活上,只要细心一些,都还不难;对于夫妻二人而言,最怕的是孩子生病或者心情不好。

  有一天晚上,一个叫小宁的孩子得了急病。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将她送到医院,孩子住院三天,她陪了三天。当孩子好时,她却累病了。

  有一天中午,打饭的时候,石心爱发现孩子汪鑫用左手打饭,和平时不一样,一问才知道,他在放学路上摔倒把胳膊摔脱臼了。她立刻带他去医院拍片、治疗。回来以后,自己出钱买骨头煨汤给他喝;在一两个月的恢复期内,石心爱始终耐心的照顾,洗头、洗脸。

  2009年的冬天,因为长期劳累,正在给孩子们烧洗脚水的石心爱突发脑梗塞,这个铁打的“妈妈”倒下了。

  面对几十个孩子,胡黄应也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心之家,请了两名工人,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把爱心之家办下去。

  “他特别负责,每个周五孩子回家以后,会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每个家长,确认孩子有没有到家?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送家远的孩子回家。”学生吴紫嘉的爷爷吴老说。

  爱心、责任心,换来的是孩子的舒心、家长的放心。

  8年间,爱心之家的入住人数在不断增加,最多的时候一学期80多人,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的孩子也有很多;8年间,在这里生活过的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00多人次,他们中有些已经考入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经上班、还有的已经生了孩子。

  “办到没人来的那一天”

  胡黄应夫妇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开了怀宁县的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宁县城市、农村类似的托管机构越来越多,收费也越来越贵,在县城,每人一个学期六七千也不稀奇。

  而这第一个“爱心之家”在八年间只涨过一次价,现在的收费是2500元。平均下来,一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费16元左右,这里包括住宿费、水电费、人工费、伙食费、电话费……

  用胡黄应的话说,这只够他们一家人开销之用。而这八年间,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先后投入不少钱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现在,他和妻子打工赚的二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

  去年冬天,因为学期时间较长,比往常多半个月,胡黄应就亏了。“每天买菜这些花销都很大,亏了一两万块钱。”胡黄应说,虽然亏,他也没想过放弃。

  8年时间,已经让这对夫妻和留守孩子已经亲如一家。

  有的孩子会撒娇地要求和石心爱睡在一张床上;有的孩子会把家里老人做的好菜带来给他们尝尝;有的孩子会把自己在学校得来的奖状送给胡黄应……

  胡黄应和石心爱也会像父母般与孩子们聊心事;会像普通父母一样,吃孩子的剩饭剩菜;会为哪个孩子成绩突然滑坡而着急,请来辅导老师为他辅导;会为了庆祝一个孩子考了好成绩,请“全家人”出去吃一顿;会把孩子的奖状贴满整面墙,时常对着奖状呆笑……

  胡黄应告诉记者,妻子石心爱患脑梗塞,现在能够恢复到自由行走,还能做些轻活,也是因为在这些孩子们旁边,心情愉悦,在这一点上,他要感谢这些孩子们。

  现在,茶岭镇上的初中生人数从2007年的2000多人锐减到530人;土豆价格也从原来的每斤六毛五涨到了两块钱,而“爱心之家”的学生人数却稳定在60人左右;收费三四年没有变过。

  被问及“爱心之家”还会办多久?胡黄应回答说,“只要有孩子愿意来,我们夫妻俩会坚守下去。如果没有几个学生来了,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维持了,可能就不办了。”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