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张萌:做一名先行者 助力青年梦想成长

发稿时间:2015-05-21 16: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8岁的张萌身上有着一长串的荣誉和称号,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极北咖啡CEO,功能语言学与脑认知心理学博士,曾任北师大研究生会主席、奥运火炬手、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 

  从小到大,张萌一直都是学生干部,小到班委,大到管理组织近上万名同学的研究生会主席,不论走到哪里,总有种强烈的责任感,想做事情,想为身边的人创建平台共享资源。

  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Alliance for Global Youth Leadership,GYL)这个NGO组织是让她当前倾注最多时间和热情的事业。每年她都要到中西部举办助学字典公益项目、西藏内地青年交流、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项目、全球高校青年领导力沙龙、两岸四地青年创业研习营等各类公益活动。对于张萌来说,在行走中做公益,也是完成一次美丽的旅行。

  

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张萌做客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记者王冬伟 摄

  “与小树林的一千天的约定”

  一切要从一个偶然的事情说起,幼时的张萌兴趣不在学习上,成绩在班上是中等水平,无论是老师或者是家长对她的说教,她都报之以微笑,却从来听而不闻。

  一个周末的下午,张萌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就在书柜上,找到一本书翻翻,随手拿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竟然被深深的吸引,一口气读完。

  深夜,她失眠了,绞尽脑汁的思索,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的生命不能虚度。”

  2000年,恰逢北京申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做一个奥运志愿者成为张萌“拼命学习”的动力。她每天只睡两个小时,考上了重点高中,2005年又考上了考入浙江大学当时排名全国第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浙大在杭州,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张萌从小就有外教梦,“大学的生活也与我的梦想相去甚远,每天在实验室,与数学、物理学科为伴,让我越发感到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经过一年的苦苦挣扎,张萌选择了退学回到家乡,再次参加2006年的高考。

  “年轻没有失败”,青年有充足的资本去拼搏,不会因害怕失败而中止,因为每一次失败都不是终点,而会是下一次实践的起点。

  回到家乡,经过艰难的复读磨砺,她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奥运志愿者”这个简单却又重要的信念让张萌始终充满热情,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具体目标,引起周围人的关注,特别是影响了很多青年人。

  在读大学期间,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她默默与学校里的小树林做了“我与小树林的1000天”约定,坚持每天读3到5个小时的外文,做到1000天为止。

  冬天的北京,天寒地坼,即使穿得再厚,也禁不住刺骨的寒风……“我经常手捧一书,为了方便翻页,就没法戴手套,3个小时、5个小时……朗读完来到教室,全身就像‘冰棍儿’一样,硬梆梆的,几乎失去知觉。”

  在那1000天里,张萌每天清晨都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英文、日文、德文,无论严寒酷暑,风雨冰雪,从未间断,以至于很多学生路过小树林看到她即使不看表也会知道那时是几点,甚至送给她“定时闹钟”的外号。

张萌代表中国青年欢迎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 张萌供图

  2008年,当选奥运火炬手的张萌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全国APEC未来之声英语演讲比赛,凭着1000天里磨练出的语言能力,经过一轮轮的角逐,最终获得了冠军,也获得了赴秘鲁参加APEC的机会,并崭露头角。此后,张萌又赴新加坡、美国、印度尼西亚参加APEC会议,对话杰出工商企业领导人。APEC的经历为她日后的青年外交工作奠定了基础,她先后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话。

  大学毕业后,除了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外,张萌还辅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本科学习结束后,她没有继续单纯学习英语专业,而是转向了新的兴趣点--功能语言学和脑与认知科学跨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与帮助青年成长。

  “愿成为青年成长桥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早被疾病缠身,抑郁症患者排队等着被拯救,所有人都知道青年在成长中有问题,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青年健康成长。”行走了世界34个国家,参加了四届APEC会议,张萌看到世界青年共同面临的贫困、就业、心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

  “我一路行走,一路思考,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打造一个平台--一个前瞻未来的世界性平台、一个社会与高校的连接平台、青年优势的发掘平台。”作为中国青年,张萌关注世界的未来,她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从精神上感召、凝聚人心,用行动引领青年走出困境。

  2013年,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正式落成,张萌的“小心愿,大梦想”也开始落地生根,她将通过青年公益组织为尚未走出校园的青年们提供成长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世界青年榜样、学术专家、著名商业领袖实现交流学习。

  张萌创立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后,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连接“象牙塔”和社会的平台,通过“渡船理论”帮助青年从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个人小天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我们有意为青年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培养大三、大四那些已经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订制’人才。”张萌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面临就业困惑,很多企业认为他们是新手,不愿培养,我们愿意成为桥梁,承担起“培养”青年实践能力的责任。

  一直以来,张萌以引领“渡船”为己任,大学生发展和就业成为她最主要关注的焦点。

张萌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中法青年领袖交流活动中。 张萌供图

  于是,张萌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社区项目建立让更多年轻人受益的公益体系。到目前为止,张萌成功运营了诸如哈佛大学青年领导力讲坛、教育部两岸青年就业创业领导力研习营、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青年论坛等线下活动,通过与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协助,努力为有志青年寻找适合的岗位,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如今,借助这些平台,她为广大青年提供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帮助青年朋友与世界各国政界领袖、著名学者、工商领袖建立“师徒制”的联系,与全球杰出的青年人和社会范围内诸如朱永新教授、汤敏博士等教育家、企业家建立“成长计划”,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共同为培养青年的领导力做出贡献。

  成为“种树者”影响更多的青年人

  很多与张萌接触过的青年人都喜欢称她为“萌姐”,不论是中国学生团体组织的“头儿”们、她的学生,甚至是在参加国际青年交流活动中,国外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也使劲儿用那个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使劲儿喊她“Mengjie”……到现在反而一些年龄比她还要大的长者也开始称呼她为“萌姐”。

  对于这一称呼让张萌多了一份思考,在她看来,做大家的“萌姐”是需要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去“奉献”,或者“分享”,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她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整合资源,解决一些青年问题,而不是零散地“分享”、“办讲座”、“开课程”。

  为了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张萌坚持每年读书不少于100本,因为在她看来,青年领导者只有自己拥有最新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团队领航。

  早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第18届研究生会主席期间,张萌就见证过追随者的力量,她发起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项目--“星晖行动”带领同学到乡村,奔赴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中西部14个省份、42个地区跟踪采访了百位乡村教师,记录下他们朴实无华但感人至深的教育经历。

  如今“星晖行动”有了升级版--助学字典公益项目,张萌又继续奔赴西部地区为贫困山区的小学一、二年级的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字典,并建立帮扶关系,希望帮助孩子们。

  线上连结的力量是无穷的,2013年,张萌在新媒体上发起了“一小时对话青年”活动,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华尔街英语创始人李文昊、英特尔集团全球副总裁戈峻、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等青年导师与青年通过新媒体与青年对话,解答青年疑惑、解决青年问题。

  “如果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是一棵果树,那么在你吃完果子填饱肚子、助你成长后,你需要把‘果核’留下,深埋土里,浇灌孕育新苗,方便后来人享用。”张萌说。

  现在张萌通过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青年社区,有近500位青年导师,每年一次的峰会--全球青年大会暨两岸四地创业研习营,但是每年仅百名青年领袖通过层层选拔参与活动。“怎样让更多的青年获得提升的机会?我想了很多种途径、很多种方法,想去帮助那些还不是特别优秀,但心怀梦想的青年。”张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有困惑。

  “我们不是一个商业组织,不盈利,这就注定我们没有办法为更多青年提供服务。”看到许多青年失落的背景,张萌不断告诉自己,必须构建一个平台,让更多青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年,张萌产生了将北欧咖啡引进中国的想法,通过移动通讯、科技创新产品以及北欧咖啡三者相结合,做出连锁体验店--Hypervic Coffee极北咖啡,用双肩挑起一副担子,一头是公益事业,继续做好GYL,一头是商业,她希望能够用赢利来支撑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至今,张萌不断实践者自己的梦想,从不怕犯错,因为她始终相信人生会给青年充足的机会尝试错误和失败。就像恩格斯曾所说的那样,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我愿做一名先行者,尽我所能,为‘青年事业’做一些事情,不留遗憾。”张萌说。 (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责任编辑:刘 哲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