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清瘦,穿着朴实,谦和有礼—5月5日,见到凉山州民族中学教科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陈绍燕,她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陈绍燕1994年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凉山州民族中学教语文,一待就是21年,其中,连续13年担任高三科任老师。要知道,高三升学压力大,一般老师带两年就坚持不了了。“所有乐趣都来自工作。”她说。
“疯狂”习惯坚持了21年
陈绍燕有一个被学生称为“疯狂”的习惯,当天晚上9点20分考试完毕,10分钟后她就开始阅卷,毕业班一个班级60多人,她往往要批改到次日凌晨3点,一上课她就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说,这太疯狂了,从来没有见过。”陈绍燕说,当天考试次日讲解,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记得牢改得快,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每次考完试,陈绍燕会抽出至少20名学生,对其每次考试的主观题和客观题进行纵向分析,单独辅导。
记者随手翻阅了一下陈绍燕手中的教材,满篇幅红色的蝇头小字,以她现在教的高中一年级课本为例,朱自清《荷塘月色》除了本身有许多注解之外,还扩展了朱自清的生平背景和其他三篇有名的文章,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个立体的朱自清。“作为老师,就是要让学生在学识上佩服你,从内心上真正喜欢你。”陈绍燕说,她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即便和同事聚餐,除了聊工作也没有更多话题,多数时候只有埋头吃饭,因此赢得了“饭桶”的称号。
21年来,陈绍燕送走了2.7万多名学生,有9个学生考进了清华大学。
一份关爱改变孩子一生
有一个学生,和陈绍燕保持联系21年,那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叫苦史伟。
苦史伟是金阳县人,父母早逝,家境贫困,读高中时600元学费都拿不出来。得知这个孩子的情况后,陈绍燕毫不犹豫地为她支付了学费,而后的周末,她经常请苦史伟到家里吃饭。在陈绍燕的关爱下,2001年,苦史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电子科技大学。虽然苦史伟离开了州民中,但陈绍燕的关心没有停止,一有机会她就会前往学校看望苦史伟,为她添置日用品。
“苦史伟毕业后被保送到上海交大硕博连读,一年后作为该校唯一一个交换生去了德国,现在在德国工作。”陈绍燕说起这学生,满满的骄傲,2007年,苦史伟带着荷兰籍男朋友来看望了她。
“你的一份很小的关爱,真的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陈绍燕说,此后发生的事情不断地在佐证这句话。
2011年,一名学生因为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而被开除,就在该名学生办手续那一天,陈绍燕叫住正打算掩面而过的学生,和他聊起了天。
“一个人哪里有不犯错的呢?只要能够改正,其实没什么大不了。”陈绍燕说,去年,一个高大英俊的大男孩手捧鲜花敲开了她家大门,把花放下后,给了陈绍燕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大男孩就是当时那个被开除的学生。“他说,那天你叫住了我,以后我一直记着你的话。”陈绍燕说,后来这名学生回到县上的中学就读,考上了一个航空学院,目前正在双流国际机场做地勤工作。
作者:钟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