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交界的乌蒙山,气势磅礴,景色壮美。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垦殖,这片生态脆弱的土地再也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像大山一样压在生活在此处的汉、彝、苗等各族群众身上。
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彝族干部文朝荣,带领全村700多名各族群众,战天斗地几十年,硬是在石漠化严重、气候条件恶劣的乌蒙山深处,造出了万亩林海,实现全村基本脱贫,而他也因积劳成疾,于今年2月永远离开了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在弥留之际,他仍关心着村里的教育和卫生事业,关心着村里的长远发展……
用赤子心改变赤贫村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这首苗族山歌描绘了30年前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的状况,那时海雀人的衣食住行都极度困难。
绝境中,这里的情况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饥荒解决了,可贫困却还死死缠绕着海雀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40岁出头的文朝荣接过了海雀村村支书的担子。这位能写会算的彝家汉子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也是最有条件逃离的“能人”,当组织把海雀群众的命运交到他手里时,文朝荣暗下决心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1986年农历二月的一天,文朝荣吃过午饭扛着锄头去对面的营盘山挖地,还没走到山顶,漫天风沙呼啸而来。石漠化的高山里,风凶沙猛,他只能闭上眼睛趴在地上躲风。“去年春天的风吹倒了邻居家的杈杈房,今天的风比去年的还大,大家的房子怎么样了?”文朝荣心乱如麻。
狂风过后,文朝荣赶回山下,寨子里满目疮痍,杈杈房被狂风撕得支离破碎。面对无助的村民,文朝荣心如刀绞。“老天不让我们活,我们非要活出头”。残酷的现实,激发了文朝荣倔强的个性,让他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战胜风沙的决心。
连续好几天,文朝荣像着了魔似地思考:“风沙大,可以盖土墙房来抵挡,但每年的水打沙壅,肥泥不断被冲走,庄稼越长越矮,怎么办?”
“只要山上有树,就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终于,文朝荣得到了答案。
用绿色斩断穷根
要在严重石漠化的高山陡坡造林绝非易事,文朝荣选了一条险路。
为了寻找树种,文朝荣请教专家、四处学习、实地调查,终于选准了华山松这一抗寒抗瘠薄的品种。华山松并不是贵州的原生树种,要种好不容易。他把自家的口粮田改做苗圃,白天带着两个只有十来岁的儿子在地里育苗,晚上在油灯下钻研造林技术。两年的努力种出了千余株华山松。看着树苗,文朝荣好像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他兴奋地召开村民大会。
尽管有思想准备,可文朝荣还是没料到大多数村民都反对他的造林计划,大家纷纷议论:“连饭都吃不饱,还种什么树?种树又不能当饭吃!”
文朝荣找来村长王学德、会计王光德一起商议:“群众不同意,不能怪大家,我们要给群众讲明以后的好处,也要让群众看到眼前的苦处。”
经过连续几周的动员,大家终于想通了。文朝荣跟村干部一起,每天组织200多名群众上山种树。他半夜三更就把洋芋煮好,天一亮就背着洋芋上山。村干部“放线”,村民们挖坑。每一个树坑文朝荣都要查看。
在文朝荣的带领下,经过4个冬天的苦战,海雀村所有荒山上都整整齐齐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房前屋后和低凹的水沟边栽上了漆树等树苗。
海雀村变成幸福村
2001年国家发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号召,年届六旬已经退休的文朝荣兴奋地彻夜难眠。他跟老伴合计,要用有生之年在海雀造出万亩林海,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家绿色银行。
虽然已经初步尝到了种树的甜头,但大家还是犯嘀咕:要把口粮田都种了树,没饭吃咋办?
文朝荣跟大家说:“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饭吃,才要退耕还林。一来有国家给粮食保障,二来咱自家开垦的那些陡坡地,种出的苞谷耗子啃都要低头。以后都种上树,地看着是少了,可产量高了。三来林子大了,钱就来了,咱海雀人不愁过不上好日子。”话是“开心锁”,大家都觉得老支书的话句句在理。
花甲之年老支书又上山了,在他带领下村民们再次人背马驮树苗和浇树用的定根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这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120亩。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到文朝荣去世前,海雀村核实森林面积达到13400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0%。村里发展林下集体经济还推广科学种田,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33元增加到5460元,人均林业资产超过4万元。村民们都住上了民族风格的漂亮楼房,水泥路户户通,户户院坝硬化,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还有了中心广场、服务中心、生态公园、中心小学……海雀村终于从赤贫村变成幸福村。(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