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海南最美教师王莹:每一堂课都是新挑战

教师王莹:每一堂课都是新挑战

发稿时间:2015-04-28 08:50:00 来源: 南海网 中国青年网

海南电大老师王莹在阅览室查阅资料。海南日报记者张茂摄

  

  “当了29年老师了,但我每次上课前依然很紧张,很兴奋。”王莹是海南电大农林学院的一名老师,她所教授的,是一门在普通人看来十分枯燥而艰涩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虽然有着不短的教龄,但王莹却依然将每堂课视为是对自己全新的挑战和考验。29年来,每上一堂课,她都会有第一天当老师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我也真是个没出息的人。”王莹笑着说。

  备好课是让讲课有趣的秘诀

  “听王莹老师的课非常有趣,没想到这样枯燥的理论课也能这样有意思。”回忆去年王莹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时,海口市基层干部张小丽一下子提高了语调。尽管这位老师只给她所在的这个班上了两天的课,但许多同学对王莹都留有印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听起来枯燥的课程,经过王莹的讲解,却变得通俗而有趣。是什么秘诀才能完成这样的转换?

  “没有秘诀,其实就是用心备好课,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中的案例。”王莹说。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反复思考如何加入更多的案例来进行讲解。”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与朋友和学生聊天、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王莹的课,总是充满了生动的图片和案例,“教育的本质,是给予受教育者以心灵的力量,教育是点燃,而不是灌满。”

  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王莹的授课内容也会有所变化。“我在来到电大之前曾经在海经院工作过,那时候面对的学生都是些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比较理想化,在面对很多社会现实和阴暗面的时候情绪容易激动,这就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而上课所收集的例子,王莹更倾向于在学生身边收集事例。“最好的例子都是身边的。比如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家里非常贫困,自己的学费都是勤工俭学得来的。最后她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像这样优秀的学生,我经常作为例子来鼓励其他学生。”王莹说。

  5年前,王莹成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下简称‘一村一’)教学的一名任课老师。 “一村一”的学习者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精英。

  随着授课对象的改变,王莹讲课内容中的事例也随之改变,加入了更多各市县优秀村干部在工作中的经验,王莹在课堂上的介绍也引起了身为村干部的学生们的兴趣,很多学生还要求王莹组织相关的各市县村干部经验交流会。

  “王莹老师的课讲得生动,这在我们学校是出了名的。”农林学院院长潘正昌笑着说。

  要做学生的知心人

  “做学生的知心人”,是王莹奉行的教育理念。

  每次上完课,王莹经常留下来与学生们聊天,“你要了解他们,才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对于高职高专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中的很多都是远离父母来到这里求学,也很希望能够找人倾诉。”

  当成为“一村一”的任课老师后,为了和这群特殊的学生们更加贴近,王莹也颇下了一番功夫。

  “她反复向曾经担任过这项教学计划老师的同事请教,通过各种渠道搜索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在她的课件里加入很多相关图片和案例,很吸引人。”潘正昌对王莹认真的工作态度十分赞赏。

  在担任“一村一”教学任务后,王莹的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出差上课中度过的。每到周五,她就会带上行李下市县。5年间,王莹几乎跑遍了海南的每个市县。

  “其实我们电大的老师都是这样的,这是我们的工作,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王莹淡然一笑道。

  “每次面对学生,无论他们的眼神是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对我的信赖,还是透露出对我的质疑,这都让我觉得更加有责任把课上好。”出于强烈的责任感,王莹总是不断推动自己去改善自己的讲课内容和方式,“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凭良心做事,要努力把课上好,不要浪费学生们的时间。”海南日报记者符王润实习生林芷如

责任编辑:王秀丽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