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森林里每一棵树都有不同的风采)
人物小传
曾美华,重庆人,今年72岁。从中学教师岗位退休后,她坚持探视失足未成年人近10年,帮助几百名孩子上进、培养对生活的爱。当地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
今年72岁的曾美华,最近一有闲暇,就四处“化缘”。她的梦想,是为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筹1000本书。
曾美华说,自己也没有想到,无意中参加的“爱心家人”,一做就做了近10年。现在,许多干警和几百名受过帮助的失足少年,都叫她曾妈妈。
几乎每月都去未管所探视,资助失足少年自考
2006年,曾美华已经从蜀都中学退休了。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为未成年服刑人员征集“爱心家人”的消息,就报了名。
当时参加的有22名志愿者,都和未管所里的“三无”服刑未成年人一一结对。在生活上予以一定照料,通过探视、通信的途径鼓励、帮助他们成长。除了这些,曾美华还发挥职业特长,给孩子们上课。
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长王智慧介绍说:“‘三无’,就是无人探视,无电话、信件联系,无汇款。在重庆市未管所,彻底没亲人管的服刑少年占10%以上。”
“爱心家人”的一项任务,是给结对的孩子捐赠生活用品。另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是给他们的心“开一扇窗”,让他们从怨恨和后悔中走出来,去拥抱一个更好的未来。
当时和曾美华结对的,是一名叫小梅的姑娘,她给曾美华写的一封信,曾美华至今还记得,“自从认识您以后,我再也不曾埋怨。失去亲人的爱固然可怕,得到一份陌生人的爱是多么可贵。”
小梅跟曾妈妈说,初中一年级就“进来了”,我还能有未来吗?曾美华支持她参加自考,为她缴报名费、购买课本和学习资料。小梅多次打退堂鼓,曾美华不断给她打气,“拿文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有曾妈妈做后盾,小梅努力前行,8年考过了11科。
每月一次的探视,成了她的大事,几乎从未错过。每到那一天,她都是早上7点就出门,赶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探视孩子们,再独自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家。
2014年的夏天,小梅走出未管所,在南方一个城市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前些天,她告诉她的曾妈妈,她有男朋友了,要曾妈妈帮她把把关。
帮孩子们找到兴趣,接受美的熏陶
在未管所的礼堂,悠扬的旋律正从萨克斯里传出。这是小原在为曾妈妈表演自己新学的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曾美华看着他,脸上泛着笑容。
小原一开始不爱说话,曾美华一直和他通信,跟他谈心。有一天,他说,刑期那么长,希望加入所里的艺术团,学习萨克斯。曾美华知道,这颗曾经冰冻的心在渐渐回暖了。
曾美华家的经济并不宽裕。她通过“爱心家人”团队成员洪明的帮助,得到了一位考上音乐学院的孩子捐出的萨克斯。半年时间过去,小原已经掌握了五线谱,能熟练演奏好几首曲子了。
在曾美华帮助过的孩子里,有的爱上音乐,有的爱上书法,还有人喜欢上了读书。“看到他们愿意上进,特别高兴。”曾妈妈说,“他们需要爱的浇灌,也需要美的熏陶。懂得世界有多美,就不会犯罪了。”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失足少年,2011年,重庆市江北区民进区委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现在,已经有30多名志愿者与失足少年结对,参与到这个爱心事业中来。
想募捐1000本书给孩子们,还想去工地办讲座
曾美华退休前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不算富裕。老伴常去医院,还得她照料。但是对她的“多事”,家人都很支持。
曾美华还考虑到:“孩子犯错,多数因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尤其在农村,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被扔在家里,没人教育。我想去建筑工地办讲座。”
她也曾沮丧,之前帮扶过的一个孩子,出来后不久又犯罪了。“他没有真正融入家庭,一接触到以前的‘哥们’,很难把控自己。”
她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曾美华说,未管所里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太少了,为了能吸引失足少年读书,她想募捐1000本适合的书籍。她联系了一家出版社,对方愿意低价卖给她一批。她也联系了一些爱心家人和好几家企业,也有人表示了赞助的初步意愿。
这天,她把团队成员捐赠的一批象棋、跳棋、军棋交给了未管所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坐下来静心思考,也多个爱好。
临走时,未管所的孩子们给他们的曾妈妈唱了首《相信爱》:“相信爱,就是改变的力量。”曾美华打着节拍,笑了。(文中未成年人皆为化名)(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