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有多少父亲能真正陪伴孩子成长?有多少父亲积极参与育儿全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是园丁,要把他们养育好,就要直接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想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先从积极参与开始吧!
关建东/图
“爸爸,我向你借一天,陪我玩一次,长大后我会还你100天。”这是一个渴望父亲陪伴的孩子的诉求。
尽管早有研究表明,爸爸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聪明,适应力更强,性格更加宽容,更富有责任感。但踊跃参与养育孩子全过程的爸爸,仍是凤毛麟角。
父亲“缺席”合情合理?
张先生是福州某公司的白领,女儿今年4岁。张先生每天上午8点半就出门上班,晚上常常加班。等所有事情忙完,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看到的就是女儿熟睡的脸庞。
每天早上女儿醒来时,张口就是找妈妈,即使张先生在一旁她也不理。“平时,她们母女玩得热火朝天,我却什么话也插不上,就像这家里的第三者。”张先生感到很失落。
与心怀歉疚的张先生相比,有些父亲则显得“理直气壮”。“带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我们男人只要负责在外面打拼就行。”怕“浪费时间”,身为商人的李先生很少带5岁的儿子去公园玩。
然而,他却不得不承认,由于缺少交流,儿子不怎么愿意和他说话。
像张先生与李先生这样的父亲,并不在少数。“爸爸忙着赚钱,爸爸没时间,爸爸太疲惫,爸爸要休息……”他们总有很多类似“合情合理”的理由。
“十几年前,每天来接送孩子的大多是爸爸。现在,来接送孩子的大部分是妈妈或家里的老人。”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在微博里写道:“第一次作为家长开家长会,我看了看在场的家长,近30人,有4个是父亲,其余都是母亲、祖母和外祖母。在孩子的婴幼年,男性的缺位是很明显的,但男性对孩子生命成长的影响却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畅销,教育专家尹建莉总会收到大量家长的求教信。但在海量的来信中,“我感觉十之八九是妈妈写来的”。爸爸呢?“他们压根儿就不关心这些问题。”妈妈们对爸爸的要求,已经从“请帮忙”降低到了“别破坏”。
不仅是在中国,“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已经成为近20年来全球集中的家庭问题之一。有越来越多的父亲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家庭之外,母亲们则更加喜欢整天陪在孩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