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徐锡桂:践行精准扶贫 心中永怀“公益梦”的“慈善大使”

发稿时间:2016-04-01 07: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徐锡桂:创业学得硬功夫 反哺家乡为初心。视频剪辑:刘铭   

  他是湖北监利县家喻户晓的青年创业明星,白手起家,用智慧和勤恳十数年如一日耕耘自己的事业;他是父老乡亲心中“反哺家乡”的典范,帮助家乡数十人实现了创业梦想,为贫困农村近千人带去了就业机会;他更是热心慈善的公益大使,被他捐助过的贫困学子和孤寡老人不计其数……

  他不忘根、不忘本,用自己打造的酒店版图帮助了无数黄土地上的年轻人走出贫瘠的乡村,见识三亩田地外更广阔的世界。他是徐锡桂,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委员,一个心中永怀“公益梦”的“慈善大使”。

  湖北青年徐锡桂。本人供图。

  “反哺家乡”带动就业:从青春的乡愁开始

  世界上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让人安静和向往,也许是外面世界亮丽的霓虹,但是在游子的心中,所有的跋涉都是为了回报家乡那一刻的幸福。

  徐锡桂的家乡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黄歇镇李场乡古井村,那里位于白鹭湖畔,人口密集,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打鱼摸虾,仅有的几亩稻田,也是十年九淹,以致世代贫穷。解放后,村民们的生活虽得到了改善,但仍贫穷落后。为了生计,许多年轻人都走上了去往城市打工的道路。

  徐锡桂从小就没了父亲,兄弟姐妹众多,家庭生活只靠母亲一人辛苦劳作。贫困就像一根针深深刺痛他幼小的心灵。13岁那年,徐锡桂走出家乡来到武汉打拼,十几年的艰苦磨砺,闯荡各处的他在经历了酸甜苦辣后学得一身创业的硬本事。他踏入酒店领域多年,事业越做越大。无论走到哪里,徐锡桂都是父老乡亲的骄傲。

  但徐锡桂行走的越远,对亲人的思念越浓,对那片生养他的土地依恋越深。在事业繁忙之余,他常抽空回家探亲:关心人们生活的怎么样,年轻人就业情况如何。一次在和父老乡亲的交流中,他发现农村还有很多正值青春年华的兄弟姐妹们在农事忙作之余闲赋在家没有事做,他便开始力所能及地的帮助大家在城市里觅职,或者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待业青年谋求合适的工作岗位,第一位、第二位......父老乡亲们慕名而来,他自己也走上了“反哺家乡”的漫漫旅途。

  在他的倾力帮助下,父老乡亲里很多既没有学历也没有工作经验的待业青年走入城市,70后务农女刘艳丽成长为酒店客房经理、农村老实夫妻档就业问题被解决、地道农村汉子从一无所长到成为熟悉现代化水电工程的“全能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有很多在上演。

  徐锡桂的员工队伍里大多都是从自己家乡走出来的就业者,他们对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熟悉,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也颇费脑筋。徐锡桂了解这一情况后,让有困难和困惑的人可以跟他直接联系和沟通,他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子女安排就读学校,争取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熟悉徐锡桂的人都说,他是个特别有亲和力、不忘本、真诚坦率的人。他用日积月累的亲力亲为诠释了一名为员工着想的好领导、好兄弟的形象。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德育人,对每一位同事都真挚地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

  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创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扶持就业创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一位又一位监利县人在徐锡桂的帮助下走下出田间地头,走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用他徐锡桂自己的话说:“能够精准帮扶到青年人就业和创业,让他感受到了财富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积极响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召唤 扶持创业新贵

  徐锡桂和李波是老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知李波是一名消防退役军人,不禁对他长达16年坚守消防岗位的经历肃然起敬,对他本人也尤为钦佩。其实,徐锡桂从小也有个“军人梦”。训练场上“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生活,障碍场上越过艰难险阻的飒爽英姿都让徐锡桂向往。因为他知道,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使一个人得到历练。

  

李波对酒店安全管理非常严格。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他正在给员工讲授灭火器使用常识。本人供图。

  他主动邀请李波到他酒店工作,教给他管理知识并将管理权限给他。徐锡桂表示,“有人说,我给自己培养了对手,对此我从不担心,只要他们咨询我,我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对尽力相助。”而在部队摸爬滚打了16年的李波意识到这是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机会和转折,他可以凭借这个起点,“创”出一番事业来。或许是军人骨子里的血性还在,李波自信满满的接受了徐锡桂帮助。一年多来,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在徐锡桂的帮助下摇身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将酒店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湖北荆州小伙吴先龙是一名“北漂”,在经历了工作和情感上的双重打击之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后与徐锡桂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相识,通过深入交谈他们居然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用吴先龙的话说:“徐锡桂大哥人很随和,我也很爽快,我们的性格很像,都重义气。”徐锡桂了解了吴先龙的经历和遭遇,不忍心看着年轻的小伙子就这样消沉下去。2015年,经过筹划,加上徐锡桂资金、人脉、经验的相助,吴先龙成功创业,开办了一家酒店用品服务公司。徐锡桂把自己手里近二十家酒店的业务全部交给他做。

  

吴先龙参加酒店用品展会工作照。照片由吴先龙本人提供。

  吴先龙将徐锡桂林视为“创业导师”,“采购产品的时候,我会给他打电话咨询、洽谈业务的时候,我会找徐大哥取经......……”吴先龙成功创业,徐锡桂功不可没,扶持青年大学生创业,徐锡桂身体力行,教经验、给资金......……青年时期是创业的好时候,徐锡桂不仅自己创业成功,并且帮助像他一样有“创业梦”的年轻人,让梦放飞。

  先富带动后富 乐心慈善 做精准扶贫的积极实践者

  自从产业开始做大,尤其是成为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委员之后,徐锡桂愈发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重大,反哺社会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自此,他抽出更多的精力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财物表达对孤寡老人的关心、对帮助困难家庭学子的帮助,这让他从心底感受到了满足和快乐。说到这里,记者问及,“你自己企业发展都还缺少资金,为什么要给自己不断施压?”他的回答简单而坚定,“我自己就是从农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现在能够奉献我的一点力量回馈社会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助家境贫寒、自强不息的农村学子完成学业。在湖北荆州监利县柘木薛家村四组,有一名正在监利一中高一(12)班读书的薛同学(化名),她的母亲2014年不幸患败血症去世,父亲突发车祸丧失劳动能力,爷爷瘫痪在床,奶奶年近八旬还不得不下田干活支撑风雨飘摇的家。尽管家庭贫困至极,但薛同学姐弟三人成绩都非常优秀,自强乐观,懂事孝顺,有着强烈的求学欲望。

  与他有着同样不幸遭遇的,家住监利县汪桥镇柳家村七组的赵同学(化名)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弃家出走,只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常年患病,全家只靠爷爷种菜卖菜的一点收入艰难维持生活,常常靠亲朋接济,举债度日。但即便身处困境,赵同学仍勤奋好学,自强不息,中考以609分的好成绩被监利一中录取。

  在得知了两位勤奋自强的同学令人心痛的遭遇后,徐锡桂通过湖北省育才助学基金会找到他们,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一直坚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决定对这两名同学进行每人每月500元的资金扶持,每年每人共计6000元,并表示会一直帮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他传承这份爱心,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

  关注孤寡老人,他是老人眼中的“好儿子”。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敬老院是一所特别的“孤儿院”,因为这里住着的都是无子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徐锡桂自己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每当看到和父母年纪相仿又没有人照料的老人时,他特别想为他们尽尽孝道,于是和养老院负责人联系,周末时间将棉衣、棉裤、棉鞋等合计66件慰问物品亲自送到老人手中。

  

徐锡桂将新棉鞋送到老人手中。照片由敬老院提供。

  一名叫彭志祥的老人在接过棉衣裤时流着泪说,在寒冷的冬天,是徐锡桂的爱心让他们心里觉得暧烘烘的。残疾老人杨小林表示,她虽然无儿无女,但有来自像徐锡桂一样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的关爱,她也能感受有家人般的温暖。和平街敬老院徐金芳院长说,徐锡桂的爱心举动,温暖着每位老人的心,大爱无疆,他们表示一定会将老人照顾好,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幸福的安享晚年。

  

一位受捐助的老人卧病在床,对徐锡桂的善举充满感动和感激,流下了热泪。照片由敬老院提供。

  从踽踽前行的老人到充满希望的青少年一代,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公益资助从不停歇,徐锡桂行走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件善事都为当代青年人做出了最好的范例,永怀赤子之心,永远守望自己的事业,永远感恩、帮助需要社会去关爱的人们。(中国青年网记者 潘佳秀子 梅雯倩)

责任编辑:孙婴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