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崔蕊芬:扎根社区 蕊吐芬芳

发稿时间:2016-02-05 07:39:28 来源: 福建日报 中国青年网

  

崔蕊芬(右三)与同事一起为孤寡老人做饭。

  福乐家园的孩子叫她“姐姐”,孤寡老人叫她“闺女”,社区群众叫她“贴心人”……身为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杨桥河南社区“大管家”,崔蕊芬不仅要照顾好社区里每一个人,还得“管天管地管空气”。

  “每当为社区居民办成了实事,就是最快乐的时候。”已经扎根社区15年的杨桥河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崔蕊芬说。

  用爱济困助残

  “我们的大宝宝真可爱!”近日,河南社区正举办一场文艺演出。表演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都是智障人士,他们随着音乐挥舞手指,为大家表演“生命的河”。

  为引导智障人士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009年,崔蕊芬在社区内成立福乐家园,先后投入50多万元设立康复健身区、生活情景区、简单劳动区、室内外文化活动区等,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分类施教。

  “每次走进福乐家园,这些大宝宝都会主动和我招手、击掌,叫我‘姐姐’。”崔蕊芬感到很自豪。6年来,她坚持每周五天的午餐菜肴不重样;组织成立爱心妈妈服务队、阳光志愿服务队,共同关注学员的成长……

  在她的带领下,全社区都参与进来了:社区党员林凤贞长期坚持教学员们做游戏,开展生活技能训练;社区舞蹈队教学员们唱歌、排练健身操;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前来共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从春节的联欢会、冬至的搓糍、元宵的点花灯……每个节日都忘不了这些大宝宝。

  打造敬老家园

  生活在河南社区的老人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闺女”崔蕊芬。

  正月廿九是福州传统的拗九节,也是福州特有的敬老节。每年这一天,崔蕊芬都会备上慰问品到老人们的家中,嘘寒问暖,或者带老人们游江滨、泡温泉,举办千叟宴。每年除夕,她还会提前为老人们备好丰盛饭菜,和老人们共度新年。

  在崔蕊芬的带动下,社区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服务工作。自2006年起,社区聘用了2名公共护理员,为社区的8名孤寡老人无偿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另聘用4名护理员,为25名空巢老人提供每周一次的低偿上门服务。此外,积极搭建各种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实行24小时有偿服务。

  崔蕊芬还在社区设立“睦邻点”,为老人们打造一个邻里互助、情感交流和学习娱乐的平台。因相同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的老人们,有的学书法绘画摄影,有的学跳交谊舞、打太极拳,这里慢慢地成为老人们的乐园。

  构筑和谐社区

  杨桥河南社区内居民小区大多属于无物业小区,为此她煞费苦心——既要对小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还要做好整治后的长效管理服务工作。她与社区班子作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成立了社区准物业服务站,制定完善了服务站管理制度,转变了小区长期不收费的状况。除了为社区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站、福乐家园等助老助残服务场所,她还设立了文化站、文化信息网站、社区图书分馆、市民学校、四点钟学校、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厅、室内健身房、户外健身区、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配齐了文化长廊、阅报栏、科普宣传栏、健身路径等设施。

  此外,崔蕊芬还帮助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包括流动人口管理、下岗职工就业、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权益等问题。“做社区工作就像弹钢琴,十个手指都要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她说。

  “更重要的是,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她说,当前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体系正在探索推进中,社区工作者必须及时转换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她的要求和鼓励下,杨桥河南社区已有4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了社工证。□本报记者 陈旻 文/图

责任编辑:张慧慧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