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绿意盎然的山坡,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与山一起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年80岁的董宣和家住莱芜市钢城区小上峪村,从1997年开始至今,他在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上用心血和汗水栽下了4万多棵树,精心培育、浇灌。如今,这片荒山已经郁郁成林,到处草木丰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老人用双手演绎了荒山变绿洲的奇迹。村里的人都说,如此巨变,多亏了老董,近二十年来他“愚公移山”般的植树历程,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董宣和夫妻二人。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董宣和生于1935年,是小上峪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十几岁就担任儿童团长,为部队送信。1955年,董宣和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炮兵。“那时候我是全团第一瞄准手,1800米射程,先射两发炮弹测试距离后,第三发炮弹一炮击中。”凭借精湛的技术,董宣和多次为所在连队夺得荣誉。生活中的董宣和是个热心肠的人,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全团战士打水、洗炮布。“当时在部队干活没有人能抢得过我,首长都号召全团官兵向我学习。”回忆起曾经的军旅生涯,董宣和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正当董宣和在部队干得风风火火时,一场大病让他离开了心爱的军营,他先后在各级医院做了13次手术。1958年,病好后的董宣和从部队医院直接回到了家里。
董宣和夫妇为树苗松土。每年大地回暖之时,董宣和夫妇便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回家后,董宣和依然保持着在部队里练就的钢铁风格,先后在村里干过青年书记、民兵连长,带领村民修水库、修公路,干起活来就是“拼命三郎”,成为公社里的一面旗帜。在一次修路施工中,董宣和看到民工干活慢慢吞吞,眼看就完不成任务了。情急之下,董宣和从公社干部手中夺过话筒,现场指挥:“全体民工现在听我的,所有人站成两行,排以上干部站出来,十个人一行,前边十张镐,后边十张锨,完不成任务谁也不准出来!”结果,没超过3个小时任务就圆满完成了。为给公社食堂供应粮草,他一天走80多里路,供应7个食堂。担任生产队长后,董宣和更是带头干,分粮时算账分毫不差。无论干什么,他宁肯自己吃亏,也绝不会干对不起公家的事情。
当时,董宣和是全公社的先进分子,他耿直的性格和干事雷厉风行、公私分明的作风赢得了公社妇联委员王洪英的芳心。王洪英和董宣和是同村人,从16岁就在村里担任了妇女主任。在董宣和的眼中,她做人本分、贤惠,由于工作表现积极,董宣和与王洪英同在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公社干部的撮合下,两位先进分子结为夫妻。
从钢城区小上峪村往南5公里有一片山峦,这里是莱芜的最南端,与新泰市界邻。十几年前,这里曾是有名的“黄山子”,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山山和尚头,处处鸡爪沟。董宣和每次看到光秃秃的山岭,心里很不是滋味。闲暇的时候,他就想,要是能把荒山变青山,山上树高草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该有多好。在记者驱车由小上峪村南上山,在颠簸中转过几个弯后,前方视野里赫然出现了大抹深绿。一片密林的背后,是董宣和18年的坚守。
1997年的春天,60多岁的董宣和决定承包这片荒山,自己亲自上山栽树绿化。对董宣和的这个决定,老伴儿王洪英和孩子们都反对。“我就是想不通,别人都往城里走,他非得上山去吃这个苦头。”王洪英说,本以为家里人都反对,董宣和就会放弃上山的念头。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董宣和倔脾气一上来,一个人就上了山。“刚开始上山的时候,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一眼都能看见几十里外的新泰。”有人说董宣和,这么大年纪了这片山什么时候能种上树啊,董宣和说:“要是四年改变不了荒山的模样,我就不姓董!”
董宣和夫妇为果树剪枝。老人多年前栽下的果树已硕果累累,就像这满眼的绿,缀满了山坡。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当初执意上山时,董宣和只知道有力气不怕吃苦就行,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绿化荒山需要大笔的投入。“没钱啥都干不成啊?”董宣和说,买树苗、买工具、雇人挖坑样样都得花钱。该怎么办?董宣和硬是瞒着王洪英把老两口攒了十几年的养老钱拿了出来。他一下子就买了40把镐头,并从十里八村雇了二十几位妇女,开始在山上挖树坑。然而,山上土薄,一镐下去全是石渣,新买的镐头几天的功夫就被磨钝了。看着新买的镐头派不上用场,董宣和心急如焚。几天后,他专门去新泰市找了一位铁匠,他自己买了炭给铁匠送去,让铁匠给打磨镐头。“隔一天就去打磨一次。”就这样,上千个树坑挖了出来。买树苗、盖屋子……不到一个月,董宣和的那点“老本”就花光了,最后,连雇人挖坑的工钱都付不起了。
在儿女们看来,董宣和手里没了钱,就会知难而退。然而,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倔强的董宣和不但没有停止绿化,反而干得更起劲儿了。为了省钱,董宣和拿出了当年在公社干活的激情,栽树、培土、挑水,一股脑的自己干了起来。60多岁的人硬是把自己当成了20岁的小伙子用,虽然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董宣和从未退缩。这一年春天,董宣和在这片光秃秃的山上栽下了第一批树苗。
董宣和一个人在山上不回来,家里的琐事全扔给了妻子王洪英。刚开始,为了赌气,王洪英故意不问山上的事情。可是,时间长了,王洪英开始沉不住气了。“这么大年纪了,他一个人在山上,说到底我还是不放心。”就这样,王洪英每天开始上山给老伴儿送水、送饭。从家里到山上有5里山路,一天走好几个来回,几天下来,王洪英的身体就有点吃不消了。这时,董宣和瞅准时机,给王洪英做起了思想工作,让她一块儿到山上来。“这么多年了,你能舍得我啊?”董宣和的心里清楚,他一个人在山上,老伴心里舍不得。一句“舍不得”,把王洪英的心说软了。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只要董宣和在身边,王洪英就觉得踏实。
1997年秋天,在董宣和上山半年后,妻子王洪英也把铺盖搬到了山上。妻子上山后,这间用石头砌成的小屋就成为夫妻俩的“新家”。一年365天,除了过年时下山跟孩子们吃顿团圆饭,平时夫妻俩就吃住在山上。当初为了种树,董宣和欠了一大笔债,为了能尽早还债,每当下来新鲜瓜果,董宣和都要往返20多里山路到附近的小区里去卖。
图为董宣和遥望山顶。面对自己18年的心血,董宣和满脸的喜悦。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俺爹买菜的钱都是一毛、五毛、一块、两块的,得卖多少趟才能攒下100块钱啊,有时候看看我都掉眼泪。”四儿媳张玉芳说家里人早就想替董宣和把这笔账还上,但老人死活不同意。就这样,董宣和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种树时20多人的人工费给还清。为了支持董宣和,王洪英拖着带病的身体,和丈夫并肩干。没有水,老两口就从下面的水库一桶一桶地挑上山,数万棵树木都是一棵一棵浇。
董宣和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起初孩子们就一直反对他们上山,好说歹说硬是没拦住。“老两口在荒山上住得破破烂烂,吃不好喝不好的,我们打心眼里心疼。”三儿媳亓合英说,公公婆婆都这么大年龄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儿子们都不孝不赡养他们呢。“其实,俺们兄弟四个想让他俩在家里享福,可就是说不动啊。”至今,亓合英仍然清楚地记得,2000年11月底,她和弟媳张玉芳从村里雇了一辆三轮车,“偷偷”到山上把老两口的铺盖和锅碗瓢盆都搬回了家。山上没法住了,董宣和老两口还真回了家,这让儿女们着实高兴了一阵。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老两口又把东西都搬运了回来,重新住到了山上。在村里人看来,董宣和这个人就是“傻”,儿子儿媳妇都这么孝顺,好好在家享福该有多好呢。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坚持。
“这些树都是我和老伴儿亲手栽下的,刚栽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现在一个人都抱不过来了。”董宣和说,他们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孩子们没办法,又不放心,只能是隔三差五地到山上给老两口送饭、送水。“大爷,您都这么大岁数了,到底图啥呢?”当记者问董宣和他上山搞绿化的最初想法和动力时,老人笑呵呵地说:“人活着就得干点事,再说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这个义务。”
2014年5月8日的夜晚,山上房屋突然倒塌了,睡梦中的董宣和和王洪英经历了一场“生死劫”。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两人的身体都被石头砸住了,动也动不了。慌乱中,王洪英摸到了床头的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搬开了压在身上的石头,看到董宣和的右手臂被石头砸得直冒鲜血。“当时我就被砸糊涂了,还是老董指挥我,先把砸在他身上的石头搬开。”王洪英说,到了第二天,她想想就掉泪。“要是真在这山上砸死了,孩子们也不知道。”这场灾难,让董宣和早年曾受伤的右臂再遭创伤,成了永久的残疾。如今,董宣和自己连衣服都穿不上,干活也要双手才能拿起锄头。面对这些,董宣和却说,有困难算啥,没把命丢了就已经很好了。一场死里逃生的经历非但没有吓退两位老人,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造林绿化的决心。没过几天,董宣和又请人在山上重建了一座房子。
董宣和浇树。山上没有水,董宣和便从山下一桶一桶往上运。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董宣和的孩子们帮其打理庄稼。如今,老人的儿孙们轮流上山照顾董宣和夫妇,顺便帮他们打理一下老人栽种的庄稼。图片来源:莱芜文明网
每年春天,董宣和都会在山上种下一批树苗,一个春天接着一个春天,一转眼,18年就过去了,董宣和栽下了4万多棵树!昔日的“黄山子”如今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绿洲。“这棵树,原来栽的时候,也就1公分粗、1米多高,现在都长到20多米高了。”在董宣和、王洪英的眼里,山上的这些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浇水培土、细心照料,每一棵都是他俩看着长大的。如今,这片山林成了董宣和的“宝贝”。为了保护这些树木,每天早晨,董宣和6点就起床,带着锄头就开始巡山。8公里的山路,董宣和走下来要两个多小时。多年来,原本杂草丛生的山上,硬是被他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董宣和爱护树木绿化荒山,希望子孙后代们也能够好好保护这片小树林,现在已经上大学的孙子孙女放假回来,都去帮爷爷奶奶植树干活,他们说爷爷的精神值得他们学习,今后他们也将加入到植树行动中去,每年给荒山添一点绿。
如今,董宣和、王洪英两位老人已步入耄耋之年,脚步已不再那么从容,身体也不如从前,但是心中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儿女们都劝他们搬下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是老两口死活不肯,孩子们拗不过老人,让老人在山上又不放心,于是孩子们排起了“值日”,每天都有人陪着老人在山上干活。“我这辈子就是治山治水,希望将来把这片山林交给国家。”董宣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