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抗战老兵吴志昭时,老人正静坐在一张木质沙发上,头戴一顶鸭舌帽,穿着新式中山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老人的背看起来有点驼,脸上的皱纹见证着他的沧桑。
这位已经百岁的老人,把他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那国破山河在的抗战年代。
老人健谈,思路清晰,见到我们,也没认生,直接就跟我们讲起了“他的抗战”。从民国二十年教书讲到抗战当兵,再到后来闲居四川,移居贵阳,中间娓娓道来,有辛酸,有血泪,有骄傲,有自豪,但更多的是,那份爱国的情操。
投笔从戎 捐躯国难视如归
1915年腊月24日,吴志昭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县(现资阳市)。长到18岁的吴志昭,在1933年经过国民政府文教局的考试,取得了教师资格,并随后担任了资阳县小院寺的小学教师,这一教书就是四年。
卢沟桥事变后,在全民抗战的浪潮中,吴志昭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在当年的10月辞去小学教师的职务。“视死忽如归。”吴志昭回忆起当时的想法时说。
当年,吴志昭考入国民政府成都空军机械学校甲种机械班第六期,开始了学期一年的空军学生生涯。1938年10月,吴志昭从学校毕业。
从教书到当兵,吴志昭开启了他的空军战士生涯,翻开了他的抗战战斗篇。
青春浇灌 血泪倾注战悲欢
从航空机械学校毕业后,吴志昭被分配到湖南衡阳空军飞机修理厂实习,实习结束后,被分派往柳州空军机械士队任机械师,担负起抗日作战飞机的维修补给工作。
随着战况的发展,日寇侵入湖北、湖南和广西等省,吴志昭又被先后派往各地的空军场站,协助抗日空战。1938年至1942年期间,吴志昭先后被派往湖南常德、衡阳、零陵、桂阳以及湖北武汉、广西桂林、柳州、山西太原等地。
吴志昭回忆说,当时全国各地的战地机场条件十分简陋,工作环境非常险恶,战机的抢修维修、补充油料弹药、调试机枪等等全部都在露天进行,多次遭遇日本战机的突然袭击。
“有一次,日本战机跟踪空战后我们返回的战机找到了太原的机场,对着机场狂轰滥炸,毫无掩蔽的我们只能就地卧倒,眼睁睁地看着不远处的战友被炸飞。当时以为这次就要殉国了……”吴志昭说,待日机离开后,我们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工作,把满腔的怒火和仇恨,倾注在我们的工作中,让我们的飞机更好地开出去战斗,去消灭去打击入侵的日寇。
吴志昭在派驻湖南零陵机场期间,有一年春节大年初一的上午,正值吴志昭及数名机械人员值班地勤,机场电台突然接到驻桂林指挥所来电,一架日本战机将自北向南飞过零陵空域,预计还将返回,命令零陵机场做好迎击准备。
接到命令后,中国飞行员立即登上战机,受命升空占领有利的方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敌机,进入设计距离。左右四挺机枪一齐猛射,敌机当即中弹坠毁。
零陵机场立即向指挥所报告了战果,吴志昭接令前往拆卸所获日机的部件及机内的特殊标志。“这架飞机是被日寇吹嘘的‘四大天王’之一的日寇座机。”
日寇座机被击落后,零陵机场有关官兵均受到了嘉奖,吴志昭作为当事人,也受到嘉奖。同时,当地县政府也齐备酒菜,敲锣打鼓为机场官兵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