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多地志愿者爱心接力助91岁抗战老兵圆回家梦

多地志愿者助抗战老兵圆回家梦

发稿时间:2015-06-11 07:07:00 来源: 沈阳日报 中国青年网

  2300多公里的飞机、近600公里汽车,从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到沈阳,从沈阳到昆明,从昆明到宣威、从宣威到热水镇关营村……5月的最后一天,91岁的辽宁抗战老兵韩光武,几经辗转重回故里。

  5月31日,宣威市热水镇关营村的韩龙家热闹不已。85岁的韩光清一直对乡里乡亲说着一句话:“那年五哥被抓了壮丁后,我还去给他送饭呢,等下一次去,就再也找不着了。”

  而同一时刻,昆明开往宣威的公路上,91岁的韩光武在儿媳张宝秋和孙子韩丰陪伴下正朝着家乡走近。

  中午11时左右,当韩光武从汽车走下来时一眼就认出了六弟韩光清。两位老人此时一边连声说着:“是他,真的是他。”一边挣脱人们的搀扶,两手紧紧拉在一起,抱头痛哭,不停地说着:“终于见着了,我们都老了,但最终还是见着了。”

  这是一段抗战老兵重返故乡的悲喜故事,也是一段各地志愿者爱心接力的动人故事。

  老兵回忆:
  到越南受降 日本兵向我们敬礼

  韩光武,1924年12月生人,在家中排行老五。1938年,他在“三丁抽一”中被抓当兵,同村一起去的共7人,如今只有他一人健在,只有他一人回过家乡。最初他们被带到云南开远草坝,在草坝的石榴村军垦,栽甘蔗、养牛、养鸡,1940年,到滇军93军野战医院卫生队学习救护。93军作为边防部队驻守在中国境内云南边境线上的屏边、河口、蒙自一带,回忆那段岁月,韩老记得最多就是日本飞机常常从从越南飞来轰炸蒙自、昆明,躲轰炸是那是他生活的常态。

  救护队员
  救伤员都是脸对脸拖回来

  “在野战医院卫生队的日子,我们主要是受训,每天都安排得很满,训练项目有出操、到野外拉练等。部队不发枪,但给我们每个救护人员配救护包和担架,发锹和镐,学习包扎、打止血带、打吗啡,我记得当时那吗啡像牙膏一样,可以挤到伤口上止疼,而不是用针打。救护班的士兵每人都发救护包,里面能装二三十个药包,美国货,药包是个铁盒,里面没有针,有两支吗啡,一个止血带,一个敷料,一个风帽,碰到负伤的士兵拿出一个,如果是脑部负伤,就将敷料贴到脑部受伤处系好,扣上风帽。我们都是有分工的,救护的,抬担架的,遇到牺牲的,就翻他的衣服找证件,记下他的名字和部队番号,脸一盖,就地掩埋了。如果在开阔地救护伤员,大家就会四肢着地,让伤员双手搂紧救护人员的脖子,救护人员跨在伤员身上,脸对脸拖着他爬回来。战场上子弹嗖嗖的,根本直不起腰。还有一种搬运伤员的方法叫“大跨”,就是伤员两手分别搂住两个救护人员的脖子,救护人员每人平抱伤员一条大腿,快跑,这样效率高,跑得快自己也不容易受伤。”

  赴越受降
  日本兵对我们抬手敬礼

  “1945年8月,通过军部的电台,我们知道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大街上到处在喊着‘日本投降啦!中国胜利啦!日本被中国打垮啦!’老百姓都上街去游行庆祝,我们部队去东山放八二五迫击炮、榴弹炮庆贺,打了好多炮,那一天我知道啥叫心里美得像开了花一样。10多天后,我们部队出发去了越南,接受日本投降。在那里,我被提拔为救护排排长。”

  至今韩光武清楚地记得接收日本兵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日本人集合在一个大的操场上,我们进去,对面站着,日本士兵把枪斜着架在一起,背包、手榴弹都摆得很整齐,向后转,退后三步,再转过来,面向我们抬手敬礼。日本人投降时,还交过来不少汽车和大洋马。那些马站得齐齐的,一起交给了部队,但马不懂中国话,后来才知道,一拍肩膀它跪下,手一抬它站起来,手向前它就向前走,遇岔道想往哪走就往哪摆手。要不是后来日本人告诉我们,这些马可还真不好摆弄。”韩老说那时他总骑着东洋马到处溜达呢。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