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教师金春燮:帮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发稿时间:2015-08-25 07:32:01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四年级二班,现授予你班‘童长荣中队’称号,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承英烈们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小学四年级二班,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手里捧着锦旗,深情地嘱托孩子们。

  从2005年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开始,金春燮眼里、心里就装满了孩子。

  改变教育方法 成立国防教育基地

  2005年4月,金春燮从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上任没多久,他就接到汪清县第一实验中学的邀请,为70余名学生开展国防教育。

  “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可还没讲上20分钟,就有学生开始打瞌睡了,也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金春燮说,这次挫败让他意识到用老一套的授课讲演,是做不好青少年思想工作的。

  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更生动,2007年8月,金春燮协调组建了“五老讲师团”,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精神。课堂上,每当“五老讲师团”成员讲述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时,孩子们总是瞪大眼睛,听得入神,生怕漏掉一个字。

  “如果能让孩子们看看当年抗联战士的艰苦环境,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011年,金春燮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把“抗日游击大队指挥部”作为第一个目标,跑到汪清县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绘制了设计图纸,又筹集了3万元资金,亲自选购原料、参与施工。“竣工”后的指挥部复旧如初。在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里,土炕上铺满稻草,行军灶破旧,墙上悬挂着多幅抗联烈士画像,画像下方还记载着每位烈士的生平。

  通过金春燮的不懈努力,如今,除了汪清县抗日游击大队指挥部外,恢复原貌的还有“东满特委”兵工厂、印刷厂、被服厂,这里不仅接受学生参观,还成为社会各界的国防教育基地。

  组建英烈班 传扬英烈精神

  “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年3月,金春燮在网上看到一则“雷锋班”学生做好事的报道,随即萌生了新的想法——利用汪清红色资源,建立以抗联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班或英烈中队。

  汪清县第四小学四年级二班是第一个被授予“童长荣中队”的班级。“我要向童长荣烈士学习,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班主任的倡议下,英烈中队的42名同学纷纷写下了决心书。

  汪清县第四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梁艳说:“学校童长荣中队成立后,金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童长荣烈士纪念馆,身临其境地了解烈士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孩子们都很受感动。现在学校组织公益活动,童长荣中队的孩子都积极参与。”

  不到半年,汪清县42所中小学校就全部建立了英烈班和英烈中队,2000余名学生成了英烈班级的成员,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金春燮说:“42个英烈班和英烈中队,就意味着有42名英烈的事迹能够得以传播,42名英烈的精神能够得到发扬。”

  关爱下一代 亲身做榜样

  汪清县大明社区居民仲伟岐是远近皆知的“活雷锋”。10余年来,他先后收留无人照顾的孩子100余名。在仲伟岐眼中,金春燮才是“雷锋”,他说:“没有金主任,就没有爱心之家,就没有孩子们的今天。”

  原来,仲伟岐在县里开办了一个学生辅导班,后来碰到一些家庭困难或无人照顾的孩子,仲伟岐和老伴儿就把他们收留在家里。金春燮得知此事后,特地邀请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部门为仲伟岐家挂上了“春雨爱心之家”的牌子,还呼吁社会各界献出爱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金春燮还带着水果和慰问金来看望孩子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金爷爷”。

  金春燮总不忘对孩子们讲:“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想那些牺牲的抗战英烈,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汪清县中小学现有14000余名学生,其中困难生占10%,特困生占5%。金春燮说,要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除了关心他们的思想,还要关爱他们的生活。除了“春雨爱心之家”的孩子们,金春燮的爱同样没遗漏过汪清县其他中小学。为了不让这些贫困孩子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10年间,金春燮共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帮助1700余名贫困生圆了求学梦,为15名家境特殊的孩子协调办理户口、学籍和低保,亲身做起了学习英烈的榜样。

  (本报记者 鲍盛华 光明网记者 任爽)

责任编辑:刘洪侠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