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记保加利亚医生甘扬道:跨越国境线的大爱

发稿时间:2015-06-26 10:38:21 来源: 国际在线 中国青年网

  “我对这个图云关感到亲切是因为听说有很多的外国友人到这个地方来过,他们说1939年,中国抗日战争的时候,有这么一支队伍来到图云关,他们的名字叫做国际援华医疗队,他们来了之后就编进当地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驻地就在图云关。”

  介绍情况的是今年83岁的彭鸿书,《“黔南首关”图云关拾遗》一文作者。上述的图云关位于西南中国的贵阳,历史上曾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隘口。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与历史知情者的闲聊中,彭鸿书知道了历史上的国际援华医疗队,他们有的被安排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的图云关,有的被派往全国各地的战区,“中国抗战,他们义无反顾地就来了,这些人太值得赞颂了,他们没有考虑自己,都是考虑别人的事儿,他们到中国七年将近八年就这么干,有些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很不容易。这些外国医生到了中国之后,当中有很多很感人的故事,其中就有保加利亚的医生甘扬道。”

  甘扬道,原名扬·卡内蒂,1910年出生于保加利亚卡赞勒克。1935年,他从索非亚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与三十余名来自捷克、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的医生从英国伦敦辗转来到中国。

  在当年战火纷飞的中国,生存环境异常艰难。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护理主任周美玉曾在采访中提到:“图云关到处是大山,大家住的是草房,睡的是三层铺,逢到雨天,外面下雨,里面漏水,睡在最上铺的人还得打伞。屋子里都是穿堂而过的老鼠,一年之中好几次断粮。”对于当年在图云关工作、生活的窘境,甘扬道的二儿子,今年69岁的保华介绍说:“我父亲曾经和我们说起过,在那里的一切都很艰苦,吃的住的都是,要知道那里是抗战的前线,吃饱穿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他们几乎什么吃,饿的时候甚至吃过麻雀。”

  事实上,对于献身于抗日战争的国际医疗队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病人、同事之间的交流障碍。曾潜心研究国际援华医疗队历史多年的戴斌武博士介绍说:“他们跟当时救护总队的其他人就用手势、表情、肢体语言来交流。当时的翻译也很少,懂英语的人也不多,懂小语种语言的就更少了。在工作中,因为受伤的都是中国的战士,双方之间都不知道(对方说什么),为了克服困难,最后不得不学习汉语。”

  对于甘扬道来说,学习汉语为他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图云关,他结识了一位通晓英语和俄语的中国护士,她便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荪芬。谈及当年的细节,贵州文史专家史继忠表示:“因为张荪芬喜欢唱歌跳舞,个子很娇小,她每天都在图云关教这些医护人员唱歌,突然有一天发现歌声当中有一点不协调,一注意就是甘扬道,他中文的发音很别扭,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她就和他说你要学会唱歌就要先学会中文,讲中国话,然后她就帮助他讲中国话。”

  共同的理想追求让志同道合的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1942年,甘扬道与张荪芬的婚礼在图云关的一间茅草棚中举行。第二年,大儿子呱呱坠地,取名“保中”,三年后,二儿子出生,取名“保华”。两个儿子既是夫妇俩爱情的结晶,也寄托了他们保卫中华、捍卫和平的赤子之心。幼时曾在中国生活过的保华如今仍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但他笑称自己的中文水平与父亲相比差远了,“我父亲来中国前是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但离开中国时他已经能说一口很流利的中国话了,甚至回到保加利亚后只要有机会拿到中国的报纸杂志,他就会找来阅读。”

  1945年,随着德国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战争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同年8月,甘扬道带着妻儿一起回到了他的祖国,为了表彰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卓越贡献,保加利亚政府授予甘扬道“共和国勋章”。

  谢学敏曾是中国新华通讯社驻保加利亚记者,十年间,曾多次采访过甘扬道。在谢学敏印象中,性格爽朗的甘扬道高大魁梧,信念坚强,“他就是属于特别追求进步的青年,受到很多欧洲先进思想的熏陶,觉得不能容忍世界上一个民族受到别的民族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在遭受日本侵略者屠杀欺凌的时候,他毅然地和这批(外国)医生来到中国,他在信仰上是很坚定的,(就是)追求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

  回到保加利亚后,甘扬道夫妇积极推动中保之间的文化交流。甘扬道继续从事医务工作,在医学院担任教授;张荪芬在大学执教中文,还编纂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保汉词典》。1983年和1989年,甘扬道夫妇两度重返中国,探访阔别多年的图云关,他们在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前留影,并在牺牲的英国医生高田宜的墓前献上鲜花。保华表示:“战争是可怕的,但抗战的过程也给人们带来了相遇的契机,我们父母就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相遇相知相爱,结成家庭。现在在索非亚经常有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化活动,我很开心这份中保之间的联系可以延续和加深。”

  2004年,国际援华医疗队最后一位在世的医生甘扬道在索非亚的家中逝世,2010年,妻子张荪芬与世长辞。对于中国来说,甘扬道的故事不是一个人、一个家的故事,而是一个国家、一个年代的缩影。大爱无疆,令人肃然起敬。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何依蕾)

  (原标题:记保加利亚医生甘扬道:跨越国境线的大爱)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王秀丽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