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一锄一锹为村民修山路

发稿时间:2015-06-25 00:00:00 来源: 成都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一条土路从牧马山顶蜿蜒到山脚,连接着花源镇,也方便了附近胜利镇、黄甲镇、黄水镇居民之间的来往。1966年,时任胜利镇白塔村村支书的朱少清自己扛起锄头,开凿了这段长约1公里的山路。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朱少清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头发花白了、背也佝偻了,但他仍然扛着锄头铁锹,清除杂草、刨开鹅卵石,疏通排水渠,来维护这条倾注了他大半辈子心血的路。

  坚持守护着那条路

  暴雨酷暑都挡不住

  天刚刚下过一场雨,住在牧马山山顶的朱少清早早就起了床。吃过早饭后,他收拾好锄头、铁铲等工具便出门了。“又出去啦?”邻居杨先民热情招呼。“才下了雨,怕有些地方遭冲垮了,我去看一下。”朱少清一边往前走一边回答。其实,这些年来交通越来越方便,朱少清修的泥巴路走的人并不多,不过对这一片区域熟悉的村民来讲,他们都知道这条连通花源镇和胜利镇的捷径。“只要有人走就必须要维护,要是我不去管,这条路早就消失了。”朱少清告诉记者。

  在牧马山住了一辈子,其间他本来有机会跟着儿子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居住,但他一再坚持,在山顶修了间茅屋,要守着他的路。“朱大爷脾气倔,决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我记得有段时间几乎一直在下雨,他挖的那条路因山体垮塌被堵了,可朱大爷还是要去通路,劝都劝不住。”杨先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既心疼又感激,“不光是下雨天,夏天正午的时候,他也顶着大太阳去修路,为此还多次中暑。”

  半个世纪三次改道

  土路至今仍在使用

  山路修建于1966年,距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路已经改过三次道了。朱少清说,道路修好后,由于坡度太陡,五六月的时候下大雨,路很快就被冲成了一条水沟。见此情景,他便将道路向旁边改建,将坡度改缓,原来的道路则成了排水沟。道路延伸到山脚时,要经过一个陡坡,陡坡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原来的道路靠着河,顺着坡势而建,路的坡度大,走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曾经有人从斜坡处滑到了河里。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朱少清将道路向坡内改建,弯曲到山脚,减缓了坡度。记者注意到,在山坡上至今还能看见凿子凿过的痕迹。

  在修路的那段时间里,朱少清每天天未亮就从家里出发,他自购锄头、土箕、铁锹、铁铲等工具,开始清理一人多高的杂草杂树和大大小小的石块,路基形成后排除路边傍山的险情,然后在道路两边挖排水沟……1公里的道路,是朱少清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他日复一日行走在山间,风吹日晒,扮演着“愚公”的角色。

  2002年后,村村都通了水泥路,但这条路依然是花源镇通往胜利镇的近路,方便着骑摩托车和步行的人们。 提到朱少清的名字,胜利、花源两镇群众无人不知,大家对他敬佩不已,都说老朱是个大好人,啥都不图,就想为大家办点实事。

  快90岁了依旧自立

  为大家做事乃是福

  看着自己辛苦整修的道路,朱少清常常傻笑,路面铺着一些鹅卵石,两侧的排水沟锄头挖过的痕迹还很新,排水沟的边上长满了茅草,不时有骑摩托车或者步行的人行色匆匆地经过这条路。这样的场景让他觉得欣慰,“我是一名老党员,每当看着大家出入的泥巴路满是坡坡坎坎,心里就不好受,只是想在我还有力气的时候为大家做点事。”

  朱少清有三个儿子,他们成家后就都搬出白塔寺老家。随后,朱少清老两口在牧马山顶修了间茅屋,开起了代销店,供过往行人歇脚,消暑解渴。2010年,81岁的朱少清老伴过世,儿孙们怕老人劳累孤独,软磨硬泡把他接到儿子家“享清福”。那段时间,喝茶散步便成了老人空闲时唯一的消遣方式。不到一个月老人就闲不住了,吃完饭就“溜”回老房子。家里人不放心,几次去看他,原来他又拿起铁锹在修路…… 在旁人看来,朱少清是有福不会享。但老人并不这么看。“啥子是福,福就是能够自立。”朱少清说,“我都快90岁了,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继续为大家做事,这还不算是福气吗?”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杨永赤

责任编辑:王秀丽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