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冰冷风雨中轮番托举坠地电缆长达2个多小时,确保周边交通顺畅的安徽省芜湖市交警支队镜湖交警大队四中队协警潘志俊、何凯成为了“名人”。
2015年1月27日的早高峰,芜湖联盛广场路段一条电缆线半坠地面横跨在路中间,挡住了过往车辆通行。与电缆线相关的多家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到场处置,而电信光缆可能没断,不能被车辆碾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潘志俊当即拨打报修电话,并跨上道路中间隔离带,顺手抓过沉重的电缆高高托举起,为过往车辆打通“绿色通道”。何凯则在一旁指挥交通,尽快疏导拥堵的车辆,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雨天路滑,沾上雨水让电缆线愈加沉重,手累了、肩酸了,两人就换着上。直至电缆线成功归位,他们轮流在花坛上的托举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被媒体和网友赞为“托举哥”。
雨中托举电缆,“最美协警”获赞。视频来源:新华视点
危急时刻:电缆线坠落 若被碾压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回到2015年1月27日,芜湖市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夹雪。当日的早间交通环境要比平时紧张许多。当日上午7时,当许多市民仍沉睡在温暖的被窝中时,交通协警员潘志俊、何凯已早早来到工作责任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不久,两人发现东侧联盛广场路段异常拥堵,来往车辆行动缓慢。他们上前了解后得知,双向车道上空有一根电缆线下垂,加之一些过往大型车辆的拖拽,电缆线已经彻底跨越在道路隔离带上,来往车辆见状也纷纷“敬而远之”。
潘志俊正在托举电缆,何凯在指挥交通。图片来源:中新网
与电缆相关的多家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到场处置,而电信光缆可能没有断,如果被车辆碾压,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汇报,在疏导拥堵车辆的同时,冷静地商量着下一步的对策。
闻讯赶来的中队长吴骏伟、交警魏东当即查看被拖拽的电缆线——如果不将坠落电缆线立即移离路面,后果不堪设想,也势必因客流高峰的到来,造成路段的大规模拥堵!由于不能断定电缆是否属于电力线路,队长要求何凯留守看护电缆线,暂由魏东指挥引导车辆,建立临时“绿色通道”,方便驾乘人员快速驶离路面。
在专业部门尚未前来处置的情况下,潘志俊、何凯与同事们讨论了很多方法,最后决定,向沿街商户借各种常见的家用工具,将脱落电缆暂时固定。然而,随后的实验却表明,这种尝试根本不可行。很多热心居民见状也加入其中,主动提供笤帚、竹竿等工具,但也都以失败告终。
怎么办?
急中生智:充当临时肉体"电线杆" 轮流托举电缆两小时
周边一些市民看到一群交警忙前忙后,纷纷送上了热馒头、热豆浆。然而,大家此时根本没心情吃饭,还是忙着寻找可用于暂时支撑缆线的简易材料。情急之下,潘志俊、何凯提议,无论缆线是否带电流,他们均会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戴上绝缘手套用手托缆线,这种不失为一种更方便、更保险的办法。一些同事想提供帮助,但潘志俊、何凯考虑到当时周边还有几个主要道路的交通环境需要更多警力疏导,就婉拒了他们。
潘志俊正在托举电缆,何凯在指挥交通。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于是潘志俊和何凯轮流站在隔离带花坛上托举整条电缆线,有大型车辆通过时,他们则踮起脚来再次举高缆线。过往司机见此情景,不停鸣笛表示感谢。尽管事发时已将情况通告了电力、移动、电信等可能的责任单位,但因为此处缆线数量繁多、互相缠绕,且没有明显权属标识,故而无法确认是由哪家具体单位架设。大家又反复进行联系确认,直至当日上午十点多,才找到缆线所属单位相关人员前来恢复作业,潘志俊和何凯这才“缓了口气”。
此时,两人的胳膊早已是又酸又胀。队长希望他们先撤下来休息,现场交通指挥交由其他同事帮忙,两人却坚持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本就是我们该做的工作和履行的职责,虽然我们俩当时很累,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交通的顺畅有序。”
“电缆线保住了,道路交通也没受影响,挺好。”事后面对媒体的采访,潘志俊、何凯如是说。有网友说:“其实暂时封路对于交警而言可能更省事儿,可为了确保高峰时段车辆畅通无阻,不给赶时间的人们添堵,我们的可爱交警却选择了充当临时的肉体‘电线杆’,必须点个赞!”
爱岗敬业:天天工作在路上 有酸苦有快乐
潘志俊和何凯一个生于1990年,一个生于1989年,提起交警这个职业,两个小伙子都异口同声说喜欢。潘志俊透露,他从小就对交通管理非常感兴趣,很喜欢穿制服的感觉。何凯认为,警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职业,他从小就立志要当警察。两人的梦想在芜湖镜湖交警四中队变成了现实。虽然是从协警做起,但两人都十分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努力将青春和热情都挥洒在芜湖中心城区的道路上。
交警的工作非常辛苦,两人的责任辖区是两站广场区域(四周各个方向辐射200米),每天早晨7点15分他们就要上岗,除去中午短暂的休息,两人轮流站岗一直到下午6点半,平均每人在路上要站5个小时。因为两站广场区域的特殊性,遇到节假日客流高峰,交通管理压力更大,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两位协警正在劝导违规的三轮车车主。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当交警免不了品尝各种“酸甜苦辣”。潘志俊说,“晚上查酒驾,经常被人破口大骂不配合,我们常常觉得无奈。好在现在芜湖市民的文明素质越来越高,大多数人逐渐理解了交警工作,愿意配合交通管理。”作为一名协警,他们天天工作在马路上,有时候能做一些小事帮助到别人,那份快乐也让人很满足。何凯说:“比如有些出租车司机,车坏在路上了,就会下车向我们求助,我们会帮他推。有的市民捡到钱包交给我们,我们会从钱包里的证件找线索仔细去寻失主。还有时候去扶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这些都很平常,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成了“名人”:曾被认为“高大上”的词汇 原来如此正能量
回想起托举的那两个多小时,何凯告诉记者,冷雨纷飞中其实也有暖心的一幕幕。他说:“由于当天刚上岗时没有下雨,我们两人都没来得及穿雨披。后来很多过往市民和司机看见我们一个托举着电缆,一个指挥交通,身上都淋湿了,他们有人送来早点,有人按喇叭致谢。听说还有人用手机拍下了我们,不过当时我们俩还真没注意。”
从当地媒体发布“义举”开始,不到半天时间,关于芜湖最美“托举哥”的事迹就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何凯说:“我们自己倒是觉得真没什么,就是关键时刻举了下电缆,让交通恢复了畅通,也不算是做了多么大的事儿。”面对采访,两位小伙子都很腼腆。
芜湖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为两位协警每人送去了保额20万元的员工关怀险。图片来源:芜湖文明网
“托举”故事传播开来后,两人一下子成了“名人”。潘志俊有些害羞地告诉记者,那天他仍在路上执勤,是准岳父在手机上看到消息后告诉他的。潘志俊说:“亲人从媒体上看到消息后,更多的是担心和心疼,觉得交警工作不容易,但我想,他们应该是把自豪放在心里了吧。小伙伴们也都夸我干得不错,还有人调侃说这件好事一定让我在未来岳父大人面前加了不少分。不过我和何凯还是觉得,这就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一件小事而已,交警的职责不就是应该让交通保持畅通吗?”
因为雨中的一次托举,潘志俊、何凯收获了一系列荣誉。面对一片赞美声,两位小伙子却一直告诉自己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们的职责是辅助交通民警完成执法任务,我们俩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转正,把工作继续干好,这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潘志俊、何凯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打球、唱歌、看电影或者干脆宅在家里。“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曾经是我认为非常高大上的词汇,我没有想到有一天因为一件平凡的事儿会被这么多人点赞。其实,如果说是我们感动了大家,不如说是大家对正能量的肯定鼓舞了我们。我们希望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文明。”两人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