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只要学生需要我”——那些依旧坚守的乡村教师小记

发稿时间:2015-06-09 00:00:00 来源: 新华社 中国青年网

  位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下王屋镇的和平教学点,是一所山区村小学。这所学校里,只有9个孩子和1位老师。

  老师名叫张学明,今年已经62岁。在过去的42年里,他在这里教了成百上千个学生,其中有不少是祖孙三代。

  山窝里的学校,条件太差,老师来了就走,也没有新老师愿意来。2014年,退休后的张学明由于患有轻微脑梗,本来也打算离开这里,可是看着这9个孩子,他的心里“放不下”。

  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张学明退休返聘,成了全校9个孩子唯一的老师。除了包班上课,他还得给住宿的孩子做饭。学校通不了自来水,他还要走出二里地去挑水。

  “挑一担水,最多吃两天。冬天的山路打滑,手得扒着地面走路。”张学明告诉记者,“那时候有人笑我傻,又是老师又当校长,当了炊事员又当保育员。我就想着,只要学生需要我,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挺满足。”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有像张学明这样一群人,为了不让孩子没学上、没书读,甘愿一生留在乡村学校,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斗古乡上关村的洼营教学点里,只有几张木制课桌椅。课桌由一块木板外加几只木腿制成,椅子就是长条凳,三五个学生共用一套桌椅。47岁的谢毕华站在讲台上,认真地听着孩子们朗读课文《蜜蜂引路》。

  上关村共有5个寨子,洼营和银河是其中最边远、落后的两个。过去这里没有教学点,洼营和银河的娃娃们每天凌晨4时就得打着手电筒出门到别的寨子上学,来回路上需5个小时。2007年,洼营教学点终于成立,但由于太过荒僻,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整整空了两年。

  2009年,在斗古乡关口小学任教的谢毕华偶然听到一位家长的哭诉后,主动申请调到洼营教学点。

  身兼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语文、数学、品德、体育等多科的教学,谢毕华笑称自己是“多栖教师”,同时也是学校的保育员、安全员。自2012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学生免费营养午餐改善计划以来,他又当起了工勤人员。由于一直请不到食堂工人,谢毕华又拉上妻子唐美英,让她当起了不拿工资的食堂大厨。

  在妻子眼里,丈夫谢毕华“一贯很傻”。1985年他在斗古乡米乐小学做民办老师时,每天工资仅1元,一年365元的工资一下就领了10年。

  如今,在乡村教了近30年的书,谢毕华最值得夸耀的就是学生的成绩。每年洼营教学点的学生平均成绩都排在全乡同级学校的中上等水平。

  “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会坚持下去。”谢毕华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后有人愿意来山里接班。”

  乡村教师的坚守,靠的是对学生满心的热爱和对教师职业无比的忠诚。这种令人敬仰的精神,正在被年青一代的教师传承和发扬着。

  29岁的刘艳秋已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后新秋九年制学校当了6年的数学老师。在这个省级贫困县的乡村学校里,她结识了她的爱人——比她早一年入校的数学教师吕鹏达。

  两人都是作为特岗教师来到这所学校。“那时学校就一个楼,其他都是平房,没有食堂,也没有电脑,更别提多媒体教学了。”吕鹏达回忆,从最初的随时想走,到现在的扎根下来,每个满腔热情的年轻教师,都困惑过、犹豫过。

  如今,已是学校教导处副主任的吕鹏达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加速建设。

  “这两年新建了教学楼、多媒体教室,硬件、软件都改善不少。今年来的特岗教师里还有一个研究生呢!”

  偶尔,看看自己和同龄人的境遇差别,刘艳秋和吕鹏达还是会有略微的酸涩。但是,看到学生们越来越多的奖状,他们的心也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只要学生需要,我们愿意在这里一直教下去!”(记者王思北 吴晶 袁汝婷 李亚楠 李春惠 王莹)

责任编辑:王秀丽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