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18年来他用2315张剪纸怀念去世的母亲

发稿时间:2015-02-27 09:37:45 来源: 宁夏日报 中国青年网

  童年时,每逢年节母亲都将孩子用过的作业本剪成窗花受熏陶,李银德练习绘画和剪纸给乡亲们剪窗花做布鞋

  大年初七,66岁的西吉县震湖乡河滩村河口组农民李银德坐在摆满人物图谱和红纸的小桌前,一张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人物图》在他手中逐渐成形。未画稿、未描线,心到剪到,一气呵成,这是李银德为母亲剪出的第2315张剪纸。

  李银德父母都是农民,家中有7个孩子,贫穷充斥着他的童年记忆。在他印象中,虽然生活困难,母亲王玉英从未怨天尤人。每逢年节,她会将孩子们用过的作业本剪成窗花,点缀节日气氛。1958年春节,9岁的李银德将母亲剪剩下的纸片重新裁剪,得到了母亲的表扬。

  在母亲的指导和鼓励下,李银德开始学习绘画和剪纸。母亲要求儿子剪纸前要认真观察,有一次李银德精心剪出一幅“牛抵头”,却被母亲批评,因为他将相抵两牛的尾巴剪成上扬的状态。实际上,牛在抵角发力时尾巴下垂。

  李银德的大哥13岁时离世,王玉英因为伤心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双目视力逐渐下降,1960年彻底失明。母亲拉着李银德的手说:“不能给孩子们做鞋,我很内疚。你手巧,希望你能帮我为家人做一些事情。”自那时起,李银德开始尝试做“千层底”布鞋,给家人和乡亲们缝补衣物。

  1974年,经生产队推荐,李银德参加了西吉县青少年宫举办的绘画学习班,成为当时大队、公社的宣传员,负责办板报、办橱窗。绘画的精进,使得他剪纸、纳鞋的水平不断提高。每逢春节,村里家家户户请他剪窗花。而不管谁家姑娘出嫁,都会请他做几双新鞋作为嫁妆。

  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缝缝补补的日子渐渐远去,可李银德手里的剪刀却没有放下。1997年,84岁的王玉英去世,为了怀念母亲,李银德开始创作以“孝”为中心的剪纸作品,第一幅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此后18年间,李银德先后创作了《子路百里负米》《朱寿昌弃官寻母》《李叔同为母诵经》等剪纸作品。(记者 朱立杨)

责任编辑:王秀丽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