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猫”创始人王锐旭。
“比逗咖啡馆”创始人之一刘永杰。
3月5日,“创客”这个新鲜词汇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要让“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尽管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但已在大学生群体及投资界中引发强烈关注。
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第二次个体户浪潮。可实际上,这些“90后”创业者和他们的父辈远远不同。虽然还是在校大学生,但他们却已经拥有了庞杂的各类融资渠道。
“第一桶金”是每个“90后”创业者都跳不过去的一个门槛,相较于过往的“被安排”、“等安排”和“找熟人”,现在的“90后”们有了比父辈们多得多的机会。一次实习、一场讲座、甚至只是挤进一个群聊的朋友圈……他们大胆地在各个“圈子”里寻找着风险投资方、同路人。而实际上,他们的社交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成几何倍的增长,所以,他们的创业速度和他们的父辈比起来快得惊人。
移动互联网给了“90后”创业者们更大的自由,甚至在一定意义上给了他们脱离“组织”安排,独立绽放的可能。
拼学业
“自己”就是最大的资产
吴少武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拥有一家汽运物流公司
吴少武,华南理工大学毕业,2011年就开始创业的他现在拥有一家物流公司。虽然入行才短短三四年,这家公司的收入却从200万一下冲到了2500万元。
看起来绝对是大学生创业典范案例的他,却不愿意就这个话题接受媒体采访。“我很担心,报道会让很多大学生以为创业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他说,自己的成功其实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其中的很多因素是“不可复制”的。
在吴少武所说的“不可复制”当中,那个亦师亦友的投资人绝对是最核心的那个。
吴少武很幸运的是在校园里认识了投资人。那是大二,一次统计课交课堂作业。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简单写写,准备草草了事。吴少武不同,他和项目小组,发了200多份问卷,做了一个《大学生的恋爱经济》的调研。
答辩时,吴少武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选择便装,而是要求整个项目组都穿西装。
作为学院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某企业老总受邀参与了这堂课,就这样,认识了讲台上的吴少武。
后来,吴少武还去了这家企业当实习生。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忘年交。
2011年,毕业前夕,吴少武获得了一个机会:由这位企业家投资,他可以自主成立一家汽运物流公司。刚刚被保研的他突然觉得未来明朗起来:他要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他四天之内跑了12座城市,做足了前期筹备工作。9月底,新陆程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2年,他作为成功保研+创业的典范,出现在了华工校长王迎军的毕业致辞里。
“这么多年下来,发现你这个人本身就是你最大的资产,这种资产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定要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吴少武说,自己和投资人的关系是不可复制的,但也是自己有意创造出来的。“比如说,当时一共有12个实习生在他公司实习,最终能留下印象的只有我一个。这个过程就需要你比别人付出多10倍的努力和坚持,需要打鸡血式的激情。”
拼比赛
有奖金拿还有机会融资
王锐旭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创业代表参加总理座谈会
实际上,从2011年以来,各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上就多了起来。2011年,广东成立了首个“大学生创业苗圃”,同年,广东省人社厅更是两度提高了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最高限额,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先从5万元提高至8万元,半年后就又提高到了10万元。
平台搭建起来了,各种创新创业大赛成了不少大学生们挖掘“第一桶金”的绝佳地点。
王锐旭就是其中一员。王锐旭,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届毕业生。大三时,他创立了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兼职猫”A PP,一个大学生兼职平台。
“兼职猫”A P P参加“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时,被推荐成为优秀创业项目,成功获得数百万元融资。王锐旭24岁就成了一名C E O。他更是作为广东大学生创业代表,参加了今年2月的总理座谈会,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作为“90后”创业的代表人物,在媒体聚光灯下的王锐旭看起来风光无限。
成佩涛是公司里最早和王锐旭一同创业的团队成员之一,他说了句大白话,却很好地说明了这场创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最开始的6个人里面,只有我跟他坚持下来了。而我是因为最艰难的那段日子还没毕业,没有啥压力,就坚持走下来了。”
在创业前,王锐旭就做过很多兼职:保安、摆地摊、推销等、大二时,他就成立魔灯团队为企业进行校园品牌推广,“当时我们不需要支付成本,帮商户联系各高校社团,策划、举办活动,从中赚钱。”
“魔灯”赚钱很快,月业绩曾突破20万元、服务企业超300家。但除去成本,80多人的团队薪酬并不丰厚。
王锐旭开始思考如何转型。大三时,他用自己积攒的7万元创办了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推“兼职猫”手机A P P。瞅准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契机,“兼职猫”多次参赛并夺冠,拿到过首届广州青年创意创业大赛一等奖等三十多个奖项。“应该说,这些比赛为我们后来天使轮的融资加了分。”王锐旭的助理古琦先说。
目前,“兼职猫”已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140多万,估值过亿,成功拿到三轮V C融资,最多一笔高达千万元。
3月12日下午,广州大学城,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成佩涛正忙着“招兵买马”。他熟练的翻看应聘者的简历、提问、等待回答。而实际上,这位总监自己还是一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
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拥有200多平方米,70多名员工,以全职为主。其中九成都是“90后”。
“我们现在基本架构都已经建立起来,技术部、市场部、公关策划部,今年我们还要扩张。”林玩松对南都记者介绍,他的头衔是公司的市场部总监,他也还是在校大学生,班上不少同学正在忙着找工作。
在王锐旭成为总理座上宾后的短短两个月,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如同打了一剂兴奋剂,整个团队飞速奔跑了起来。王锐旭在开年后再次飞往北京,这次,他忙的是北京分公司的成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