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大四生罗家伦:寻找引力波得有信仰

发稿时间:2016-02-23 00:0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罗家伦(右一)坐在发布席上。广州天河中学提供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工作人员正在工作。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2月11日,中国农历春节的大年初四,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喜讯让还在假期的广州市天河中学沸腾了起来——美国的科学家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这个人类重大发现成果的缔造者中,有一个名字他们非常熟悉,他是天河中学2012届毕业生、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的四年级学生罗家伦。

  在美国科研人员举行的发现引力波新闻发布会次日,罗家伦作为发现引力波团队的成员之一和论文合作作者之一,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亮相卡尔顿学院当地的新闻发布会,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

  近日,罗加伦在美国研究工作室内,接受了记者视频连线采访。

  罗家伦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广东客家人,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college)四年级,主修专业是高级物理。其中学就读于广州市天河中学,是广州天河区2012年高考英语状元。当年,在美国卡尔顿学院和中山大学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出国读书是他自己做的决定,”罗家伦的母亲李粤海说,“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太拘束,我很想让他早点学会独立”。

  在我有生之年发现引力波本身就是非常浪漫的

  罗家伦介绍,“我做的事是用前辈们写的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找噪音源,尝试提高仪器的灵敏度。还有,用美国航天局来探测伽马的卫星数据来看有没有引力波的光谱对应。”在参与引力波实验两年多时间中,他所在小组的50多人通力合作,运行程序来分析探测到的候选信号哪些是引力波,最终找到信度高达99.99995%的引力波。

  对于整个实验来说,罗家伦觉得最难突破的应该是提升仪器的灵敏度,以达到能够探测出引力波的程度,及用有限的计算机来分析庞大的数据,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升级之前,他已经尝试寻找第五次和第六次数据中的引力波;设备升级后,他将重点放在寻找引力波的光谱对应物,力图提升引力波的信度,并最终找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在罗加伦眼里,参与这件对人类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很好玩的,“我要学习如何使用前辈们已有的程序与算法来分析数据,然后汇报给组内其他人,我也试着把一些数据分析的过程自动化以提高分析的效率。在有生之年发现引力波本身就是非常浪漫的,直接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

  “这里没有淘汰机制,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加入,也可以自愿离开。因为本科生毕竟做的不是极端重要的部分。我们本科生做科研主要是学习新知识然后为升学做准备。”罗家伦总说在LIGO科研项目,自己“只是做了微小的贡献”,但因为对相对论的相信和坚持加入这个团队,他在枯燥艰涩的数据中坚持了3年。

  “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事实上,就在接受采访前一晚,罗家伦还熬夜学习工作直到凌晨四点,而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在他中学和大学期间从未间断。视频连线中,从罗家伦的镜头里记者看到,美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的大学实验室仍然灯火通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今年春节,罗家伦没有回家,他在美国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和期末考试。

  高中时便是情商高的学霸

  教过他的老师们都表示,罗家伦是标准的“学霸”。他的高三物理老师谈说:“到高三,很多作业我都不让他做了,因为他已经全会了。”于是罗家伦开始自学英文原版物理书,“他买了很多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英文物理书,还带回来和我讨论,但我的英文不足以读懂,都需要他翻译成中文,再一起讨论物理问题。”

  “他比别人想得多。”谈回忆起罗家伦的课堂表现说道:“比如讲到质量相等的时候,发生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他就会想,如果质量不相等,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除了高智商,罗家伦的高情商也给教过他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班上总有两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有的比罗家伦的思维更快,成绩更好,但罗家伦情商更高”。到美国读书以后,罗家伦并不经常回国,但每次回来,他都一定要回校看望老师。

  越洋视频采访中,罗家伦灵气的大眼睛、脸颊边的酒窝和幽默的谈吐打破了记者原来对“学霸”、“科研人才”的刻板印象,这个开朗的少年轻松随意地和记者们聊天,话语常常能让现场的人笑起来。谈老师甚至这样说:“他高三准备出国期间有一两个月没来上课,那阵子课堂都显得沉默一些,因为平时他都特别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有他在,上课特别舒服。”

  给罗家伦上课感到舒服的不止中国老师,罗家伦自己也说到了一个细节:“我的数学并不是很好,在美国上数学课经常不是特别明白,但老师都会一直讲,讲到我点头了才会继续讲下去。”为什么老师如此“照顾”他?罗家伦想了想说:“可能因为我的面部表情特别丰富(笑),而且我每次都坐第一排。”

  这名备受老师宠爱和关注的“学霸”,竟也曾是母亲李粤海那个难以对付的沉迷网络游戏、学钢琴闹着要放弃、作文总也写不好的“问题”孩子。李粤海不断地强调儿子只是个“幸运的人”,自己只是个“幸运的妈妈”,但仍可以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她曾经为了儿子去阅读戒除网瘾的书,因为儿子爱科研,十几年前就花了180元买天文学书籍,她也积极配合钢琴老师,帮他度过了最想放弃的那个“坎”。

  “我们爱看书,他也很喜欢阅读。”李粤海的话语中透露出家庭环境对罗家伦的影响,他外祖父是隧道专家,妈妈对天文很感兴趣,他们一直给他讲各种天文地理的知识,带孩提时的罗家伦去看星星、月亮时,边看边讲。因此,科幻著作《三体》、电影《星球大战》、《火星救援》都是他喜欢的作品。为了支持和鼓励他动手搞创作,家里为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摆上了各种瓶瓶罐罐……李粤海提到,他们家庭教育比较宽松,“即使他考了80分,但只要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就不会被批评。这孩子高中后,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选择,独立性很好”。

  罗家伦说,国内的学习经历让他变得非常耐心,其他人推公式都推不下去的时候,他还能坐在那里继续推下去。在参与实验中,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他和一名博士生师兄一起推导的某一个天文事件数值近似的一个公式,并最终发表了。“这个公式是引力波的其中一种形式,尽管这次探测到的并不是这种形式,但是我们推导出的公式等于多了一个可以验证引力波信号的方式。”罗家伦说。

  谈到引力波发现的过程,罗家伦表示,美国各地都有大学参与这个项目,规模非常大,分成不同的团队,这也是他们最终能发现引力波的原因之一。他发现,国外的同学想法都非常大胆:“他们非常敢想,会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再去论证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了良好的耐心,这在做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而美国的学习给了我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比如说本科时就可以与教授一起做项目。”他说,作为一个本科生能参与这样重大的项目和见证引力波的存在,除了要感谢爸妈对他的支持,他还感谢坚持做LIGO科研20多年的教授和中学阶段各位老师的启蒙。

  “做这事得有信仰,相信广义相对论的人都知道引力波一定存在,只是什么时候探测到的问题。”罗家伦笑着说:“坚持是科研的根本。”

责任编辑:林洁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