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赵德法:“我愿意为70多位老人尽孝”

发稿时间:2015-08-02 09:13:25 来源: 齐鲁晚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刘学谦       

  1997年,当时45岁的赵德法凭着一股尊老、敬老、爱老的热情,走上了平安敬老院院长的岗位,没想到一干就是18年。初任院长时,如何让这些生活封闭,甚至性格有些古怪的老人们和平共处、安逸生活,是摆在赵德法面前的大难题。18年来,赵德法把每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父母,凡事亲历亲为,任劳任怨。如今老人们也把他当成亲儿子,放心地将晚年幸福托付给敬老院。

  ■老人秉性各异,这个院长不好当

  工作中,赵德法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敬老院就是我的家,老人们都没有亲人,我就是他们的亲儿子”。但这个家与其他的普通家庭不一样,家里的老人来自近40个孤寡家庭,人人都有特殊性,赵德法这个院长还真不好当。

  赵德法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个房间的看望老人,为他们洗脸、擦身、喂水喂饭。八十多岁的赵万英老人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赵德法与工作人员轮流陪护,翻身按摩、喂饭喂药、换洗尿布,就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赵万英老人想吃什么,赵德法就亲自下厨做什么,然后一勺勺地喂。虽然老人嘴上说不出感谢,但感动的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冯裕珍老人长褥疮了,卧床已半年之久,每天都需要人给她扎脓包、擦药、洗身子、抠大便,赵德法从不怕脏怕累,亲自为老人收拾,半年多来天天如此。崔玉珍老人2003年患脑血栓后留下了后遗症,全身不能动,卧床已一年多,赵德法每天给老人挖屎输尿,为防止老人患褥疮,赵德法还让家人做了20床小褥子,保证老人身下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

  ■真心付出,与老人培养了深厚感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赵德法以实际行动,深深地感染着敬老院的每名员工。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从最初的门外汉如今都变成了能照顾老人的持家能手。

  护理员王来贞潜心钻研业务知识,为重症老人擦身、洗澡、换尿垫;年轻的王民直接用双手去抠老人的粪便;卢圣东为去世的老人整理妆容,送去临终关怀......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一次次细微的关怀,感动了敬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以前爱闹脾气的老人变得好相处了,人人开始讲卫生,互相帮助、陪伴,老人们视工作人员为儿女,工作人员视老人为父母,敬老院就是一个大家庭。

  有付出就有回报,赵德法和工作人员的真心付出拉近了他们与老人的距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在赵德法的办公桌上,经常放有老人们送去的水果、花生、瓜子,连院里的傻小子都知道将院里发的苹果往他手里塞,特地让他吃。爱是相互的,正是赵德法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把老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所有老人的信任。

  ■舍小家、顾大家,只为陪伴老人

  顾了大家,就必定只能舍了小家。说起家人,赵德法觉得很愧疚。刚到敬老院的时候,妻子因皮肤病住进了医院,因放心不下院里的老人,赵德法很少在医院里陪伴妻子,有时甚至半个多月也陪不了一次。院里的重症老人需要24小时看护,他整天陪着,老人们半夜生病,不管什么时候,他随叫随到。每当半夜从家里出来,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赵德法心里只有愧疚。越是节假日,赵德法越是忙碌,端午节、中秋节、年三十、元宵节……他都在敬老院里陪老人们一起过。

  在赵德法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段话:“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为老人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我6岁就没了母亲,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我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长大的。32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我从没有在父母跟前尽过孝,如果父母在天之灵看到我在敬老院为无儿无女的老人尽孝,一定会很开心的。”

责任编辑:王岑予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