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南山的市特殊教育中心,有一群热爱音乐的盲孩子。在很多人看来,盲童学习乐器已经是困难重重,而他们却组建了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管乐团,并在成立以来的近四年时间里,以南岸区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开展社区演出、高校音乐会等公益展演30余场,还登上了国内外专业舞台。看过他们演奏的观众说:“扬帆管乐团是一支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的乐队!”
扬帆管乐团在西南大学演出。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为圆盲童音乐梦 校长四方奔走组建乐团
扬帆管乐团由34个盲童和34名教师组成。谈起乐团的成立,特教中心的李龙梅校长说这源于2010年的一场交响音乐会。那年10月,全校200多名盲童来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听交响乐,大气磅礴的演奏,给第一次听交响乐的孩子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感受。在回学校的路上,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
“我们今天晚上一共听到至少10种乐器的声音吧?”
“那种音色很亮的是不是长号?听起来太有感觉了,就是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
“要是我们学校也有一个这样的乐团,那我一定要参加。”
“如果我们也能登台演出、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该多好!”
……
这段带着“梦”的对话,让李龙梅校长有了组建乐团的念头。
“以音乐为帆,让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于是她开始为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四处奔走。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扬帆”管乐团终于组建起来。在政府部门和音乐专业院团的帮助下,学校从重庆市歌剧院、重庆市艺术学校等专业团体聘请了8位辅导老师,又从在校学生中精选了34名对音乐比较敏感、学习能力较强的视障学生,开始了管乐教学。
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邵恩指导扬帆乐团排练 。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每个孩子都全身心投入,但一个难题却拦在了他们面前——孩子们因为视力障碍,看不到老师的示范,也看不到谱子,更看不到指挥的手势。最糟糕的是,专业辅导老师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们交流,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
不轻易言弃的李校长召集学校老师一起想办法,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炉——按师生1比1的比例,为乐团配备34名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管乐,当孩子们的眼睛。但是这些老师中,除了音乐专业毕业的4人,绝大多数人最初连简谱都不认识。想到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半路出家”的老师们都咬牙坚持着,语文老师苏军甚至还曾经为练习好圆号哭过好几回。
学会乐器让盲童们变得开朗自信 音乐成了他们看世界的“眼睛”
“音乐给孩子们性格改变很大,他们更开朗了。”李校长说,不少内向自卑的孩子从音乐里找到自信,“看”到了精彩的世界。
余莉是加入乐团的第一批学生,学习黑管表演。虽然吹一曲《我的祖国》,她得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背得下曲谱,但美妙的音乐让付出的艰辛根本不值一提。
这些年来,音乐逐渐成为了余莉的朋友。心情烦躁的时候,会吹着黑管,它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倾听自己的满腹心事。不光是陪伴,音乐也给她带来了荣耀。
2013年,乐队去重庆大学表演。一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余莉的身影。这件事,让余莉特别自豪:“我妈说,想不到你们的乐团还上电视了。”余莉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是《生命的色彩》。而吹着黑管时的余莉,脸上也多了那份淡定从容的自信。
17岁的胡志强,是乐团首席小号手。原本性格内向的他沉默寡言。随着音乐学习的深入,与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增多,音乐天赋也逐渐显现。
乐队小号首席胡志强同学(左)与老师同台表演。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老师业余学习音乐不系统,他便当起了老师的老师。”胡志强成了老师的小帮手,精湛的技艺还得到了国家军乐团老师的肯定。
“扬帆”管乐团长笛声部成员裴梓杉是个漂亮乖巧的小姑娘。视力残疾的她有一个愿望:“我希望能站在舞台上表演,长大后要当主持人。”
2014年3月,裴梓杉登上北京音乐厅的舞台和国家交响乐团的老师们同台演出,还代表乐团在北京音乐厅说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从社会大家庭里得到幸福的‘眼睛’,也要把这种幸福传递下去。”
音乐让盲孩子们的心中有了光明。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2011年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的李沂念,来到特教中心就担任乐团的指挥。乐团里一些孩子的变化让他印象深刻:“有个吹大号的孩子,没加入乐团前是那种生性调皮的学生,性格很急躁,跟同学老师相处得也不太好,在学校学习生活各方面都不太顺利。加入以后,发现这个孩子乐感非常棒,悟性很高。”音乐让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也改变了他们的性格上的不足。李老师介绍,乐团里有5个特别有天赋的孩子,音乐天赋比健全人高得多。
圆号、长笛、单簧管、长号、大号、中音号、萨克斯……师生们都刻苦学习着这些从未接触过的西洋乐器。原本孤僻内向的盲孩子们逐渐懂得了团队协作,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有一个人中途放弃,那么整个乐团都会散了,而只有乐团中的每个人都相互配合、相互成就,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经过一天天锲而不舍的练习,渐渐地,这些乐器发出的声响汇成了课间时分不时传出的优美合奏声——乐团终于可以“扬帆”起航了!
首次演出震撼全场 管乐团注册申请为文艺志愿服务团队
到2012年,扬帆管乐团已经学会乐曲数十首,当初想登上舞台演奏的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在那年5月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孩子们在复旦大学体育馆进行了首场演出。他们的专注和专业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当盲孩子们谢幕时,所有观众起立为他们鼓掌欢呼,掌声经久不息。音乐大师梅耶不住称赞:“‘扬帆’管乐团,太让我震撼了!”
“原本我们只是想通过音乐训练让盲孩子们能够改变自身的一些性格弱点,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没想到孩子们的表演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这让我们意识到,也许我们能通过音乐演奏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李龙梅校长介绍说。演出回来后,他们向南岸区志愿者协会提出了注册申请,成为了一支特殊的文艺志愿服务团队。
倾情演出中的扬帆管乐团。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此后的每个月,扬帆乐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至少1场义演。每次演出,孩子们都格外重视。为了争取大家在一起集中排练的时间,老师们会提前好几天给他们调课,孩子们会在排练过后用休息时间补上课程的内容;排练中很多孩子因为吹奏时间较长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劳损;因为看不见,学生们会花很多时间摸索着调试自己的乐器;而为了展现乐团良好的艺术形象,老师们也是费尽心力为孩子们准备了多套演出服装。“进社区演出和在专业舞台上演出是一样的,观众喜欢我们,我们就要以最好的演出状态来回报大家。”乐队圆号首席甘宇驰同学说。
2013年12月,“生命的色彩”走进重庆大学公益演出;2014年3月,作为南岸区文明志愿者赴北京音乐厅参加“最好的未来·圆梦北京”梦想公益音乐会;2014年5月,在江北观音桥步行街及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参加市残联组织的“阳光行动”助残日活动;2014年10月,在重庆人民广场登台演奏……截至目前,扬帆管乐团已开展社区演出、高校音乐会等公益展演近30场,他们以精湛的专业技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各界群众喜爱。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给了他们极大的鼓励和帮助。2014年初,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来到学校访问,孩子们有了第一次接受国内顶尖专业院团直接指导的机会,此后每隔几个月,国交的音乐家们都会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在惊喜于孩子们的进步和提升的同时,他们对扬帆乐团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同情变成了震憾和感动。圆号演奏家周宏特别有感触:“孩子们的身体也许并不健全,但是在他们身上有人类最朴质的闪光点,让我们学到很多,就像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的,他们就是‘大地的精华’!”
乐团新老成员交接顺畅 更多盲童正在开启艺术人生
2015年4月,对于扬帆管乐团来说,是收获的季节。乐团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在初中部,部分毕业生进入特教中心高职学习针灸推拿,有的则升入特教中心普通高中继续深造,而来自高中部的3名普高毕业生都顺利考入了我国特殊教育的最高学府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其他高职毕业学生也都有了实习单位,并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在乐团的毕业演奏会上,高三年级的萨克斯手陈星宇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记录他加入乐团以来成长经历的纯手工画册。触摸着老师们用盲文记录的点点滴滴,陈星宇非常激动:“虽然我们要离开乐团了,以后我的职业也可能不是音乐专业,但我很骄傲自己曾经是‘扬帆’的一员。希望学弟学妹们让乐团有更多的精彩!”
志愿服务让盲孩子们收获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图片来源:重庆南岸文明网
一批骨干乐手即将离开了,而早在半年以前,乐团就已经着手准备补充新鲜血液。现在特教中心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就为每个孩子提供音乐基础的学习辅导,到了二年级,一部分具有一定音乐天赋和学习基础的孩子们,将有机会被选拔到扬帆管乐团二梯队训练,开启他们的艺术人生。
“乐团的成员会不断地变化,但我们的艺术追求和志愿服务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做得更好。我们这支志愿服务队也许不能给服务对象带来物质上的帮助,但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纯净。我们的志愿演出还要继续下去,要为每个人的心里带去光明。”李龙梅校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