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曾冒着危险把本应烧毁的小唱本和评书,悄悄藏进枕头中,日后小孙子读给她听而不时卡壳的时候,她总能及时道出接下来的“剧情”……日前,51岁的《民间故事》主编张徐回想起若干年前那一幕,不能不感慨于自己热爱民俗文化的源头,恰恰来自于奶奶不自觉地对民族文化的守望。而话匣一旦因“民俗”而开,其中“故事”随即不断涌现。
钥匙与锁头“碰簧”
东北师范大学是张徐的母校,他曾就读于该校中文系。那时,高校刚刚兴起学生社团,虽然诗歌、散文社团很热,但张徐却选择了新开设的师生民俗文化学社。
“没有考虑那么多,条件反射般地接受了民俗文化,就像钥匙与锁头‘碰簧’了。”张徐说,自己与民俗文化缘分很深,曾是当年东北高校第一张专业民俗文化报纸《白山黑水》创办人之一,这个高校刊物发表由学生采风编写的故事。提起采风,张徐的记忆回到了1985年:“那是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瑷珲县,我去做鄂伦春族民俗调查,病倒在那里,没有医生,但挺过来了……”经历了重重困难,张徐在大三时写成了《鄂伦春族民俗调查报告》,并被吉林省民俗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选中,收录在吉林省民俗论集第一辑中,这令年纪尚轻的张徐在业界开始小有名气。
如今,除了《民间故事》主编,张徐还兼任长春市收藏家协会玉石、赏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长春华联古玩城古玩工艺品鉴赏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一本旧书有了附加值
《东方红》堪称红歌中的经典,这首歌除了是由陕北民歌整理而来,还隐藏了哪些故事?张徐展示了一本书页泛黄的旧书——《青年文娱手册》。一本标价几毛钱的旧书,有啥看头?原来,张徐偶然从旧书摊上购得的这本手册,是全国首个印刷出版《东方红》词曲的出版物,词作者标注的还是我省著名诗人、学者公木的本名张松如,而且鲜有地保留着四段歌词。
“解放后《东方红》开始流行,但广为传唱的是前三段歌词,因为第四段反映的是东北民主联军的情况,不具备大众性。”张徐说,因为获知是公木为该曲作词,他特意拜访过老人,了解到:这首歌本来源于陕北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曲调,后来经过鲁迅艺术学院先进文化人的收集整理、重新编曲,加之公木填词,才成就了今日的《东方红》。
更为珍贵的是,他手中的这本手册是创刊号,在1947年仅发行了几百册,张徐至今没有找到第二本。
当记者与张徐聊到“价值”的话题,他很诚恳地说:“民俗藏品的经济价值是市场决定的,它的文化价值却是收藏者不间断研究后产生的附加值。我更看重后者。”
文化产品应融入旅游
吉林省开发冰雪旅游文化,游客们戴上狗皮帽子驰骋于雪野间自然惬意,但张徐却说,他们脚上缺一双能反映原汁原味东北文化的鞋。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上世纪80年代末购得的一双乌拉鞋:“这种鞋原本是狩猎时穿的,如果能把它利用到冰雪旅游开发上,对于冰雪游戏项目更实用,也更有吉林特色。”
别看这双乌拉鞋不太起眼儿,张徐却说,这双鞋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手工皮匠的最高水平,“它的品相、技术和文化含量在目前收藏市场来看当属最高。以一平方寸打个比方,一般鞋底一平方寸缝81针,而这双乌拉鞋是在皮子上面缝了144针,堪称先民智慧与工艺的结晶。”张徐认为,若将一些民俗文化产品融入冰雪旅游,将为吉林文化与旅游产业再添一条坚实的产业链。
不仅是乌拉鞋,张徐还在琢磨如何让已经失传的东北人自己的蜡染工艺——粉染重拾光芒,“民俗研究得与社会产生共鸣,我们天天都在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整理,其实就是要找到‘独乐乐’与‘众乐乐’的区别,我们应将旧日的精品开发成产品,让社会共享。”记者 毕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