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航道保健医生”李红勇

发稿时间:2015-04-23 14:51: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在航道上。”16岁成为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水下爆破工的李红勇,曾经数百次主持或参与长江、乌江、清江、湄公河等河流的航道整治工作。3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的水下爆破工已经成长为声名远扬的项目负责人。

  准确把脉:不放过毫厘误差

  水下爆破施工行业,毫厘误差就可能导致施工失败。作为长江航道的“保健医生”,李红勇要求每次水下作业都要保证百分之百的精准。

  1998年冬天,李红勇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带着“钻探3号”钻爆船在川江上游的礁石滩爆破施工。刚完成5排水下钻孔,一条冒雾航行的客船在航道上抛锚,钩住了“钻探3号”的过江沉链。钻爆船对口缆因瞬间受力过大断缆,已经装好炸药的5排炮孔全部成了“瞎炮”。

  如何安全可靠地处理这批“瞎炮”?李红勇仔细推算后,决定在5排“瞎炮”的间隔之间再钻3排炮孔,新钻炮孔的孔位与“瞎炮”孔位错开布置,以此引爆“瞎炮”。但这样做难度很高,也很危险,特别是现有钻孔和“瞎炮”之间的距离只有1米,必须绝对保证钻爆船不移位、钻孔不打斜。在他的策划和指挥下,3排新钻孔在5排老钻孔的“夹缝”中完成。起爆指令响起,新老钻孔全部引爆,川江航道上又少了一个险滩。

  破解难题:争取0.5米的效益

  水下炸礁工程最大的难点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稍有疏忽,施工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在长江拦江矶航道炸礁工程施工中,对0.5米的超深控制,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点。

  长江拦江矶航道炸礁工程位于长江下游,炸礁工程量46万立方米,是长江航道整治史上单滩工程量最大的水下炸礁工程。考虑到现有设备状况,李红勇分别进行了水下钻爆超深1米、1.5米的分区试爆,发现1米和1.5米超深区的爆破开挖效果一致。而这其中相差的0.5米的超深,就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点。李红勇的发现,为拦江矶施工节约炸药近70吨,节约成本费用65万元。

  在水下钻爆这个特殊的领域,李红勇多次遇到在别人眼中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他总能凭借过硬的技术使其成为爆破施工史上的“第一次”。1999年12月,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进入通航前下游泄水箱涵施工的关键阶段,必须对近在咫尺且已完工的箱涵口实施水下爆破开挖。这是一项难度大、风险高的任务。李红勇主动请缨,成功实施了水下泄流槽的爆破开挖,为三峡永久船闸按时通航扫除最后一道阻碍。

  著书立说:共享航道“保健秘籍”

  在施工实践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李红勇和他的团队开始总结、提炼日渐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把“会做”变成“会写”,提炼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成果。他主持编撰的《山区河流水下钻孔爆破施工工法》成为国家级工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技术的专利空白;他主持开展的《适用于急流水域的水下液压抓斗》研究再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激流河段碇泊硬式扫床施工工法》成为交通运输部推广的一级工法。

  如今的李红勇已经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业内知名的水下钻爆专家。作为长江水下钻孔炸礁品牌技术的代言人和新时期实干型、技术型和创新型职工的典型代表,李红勇近年来先后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劳动创新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称号。

       (记者 张国圣 特约记者 李 宏)

责任编辑:实习生李婧怡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