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雅在看书。
训练场男兵堆里的刘丽雅飒爽英姿。
刘丽雅,26岁的巨蟹座女生,浙大2013级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
可从2014年6月起,她的学生身份有了变化:她成了浙大新入伍的在校国防生,是浙大350多名在读国防生里唯一的女硕士研究生(浙大国防生一共有三名女生,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占一名)。
2014年11月,她作为浙大唯一的国防生代表,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浙大期间,参加学生座谈会,与总理分享了她的从军故事。
不要安稳职业 从汶川地震走来的她一门心思往军队扎
在浙大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姚信眼中,他与刘丽雅的初次见面,只有用惊讶来形容。那是2014年5月的一天,刘丽雅敲开姚信办公室的门,请他在国防生报名申请表上签字。
看着这份申请,姚信有些难以置信,“之前还真从没听过我们院的研究生想当国防生。”因刘丽雅所在的学院研究生,在市场上一直很吃香。
刘丽雅的导师,是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史舟。他门下的硕博研究生,除了有条件的出国深造外,无一不是到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里工作。
更何况,刘丽雅的学习能力绝不算差,她当年可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上浙大研究生的。
可熟悉刘丽雅的人却知道,这绝不是她一时冲动。“这个学妹早在读本科时,就当过大学生义务兵,最爱和我们说这段‘当兵史’了。而且,她知道研究生可选拔国防生后,赶紧翻找出国防生的选拔标准,自己进行体能训练。”她的师兄张健说。
2008年的刘丽雅,还是四川绵阳中学宏志班里的高三学生。5月12日那场举世难忘的大地震,一样摧毁了她当时的学生生活。
地震逃生后,刘丽雅病倒了。“是解放军把我救了出来。”刘丽雅说。之后的日子里,她看见奔驰穿梭的绿色军车,和一张张稚嫩疲惫的军人面孔,暗自下了决定,要报军校。
“也许你们没有亲身经历那场地震,你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是每天在我眼前忙碌着的解放军们给了我信心和意念,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给了我安慰和鼓舞,也让我想要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刘丽雅说。
进部队像走独木桥 “女学霸”发挥超人毅力终成浙大国防生
可是,进入军校学习,对于身为女孩的她,好比行走独木桥。
2008年7月,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刘丽雅,第一志愿里,她毫不犹豫地填了空军工程大学。可惜,这所当年唯一招收女生的军事院校,只招一名女生。
刘丽雅被调剂补录进了四川农业大学,成为这所211大学里“王牌专业”之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可就在入学四个月不到,刘丽雅看到大学生征兵入伍的启事后,竟放下一切,成为二炮某基地通信团的一名话务员。但女话务员的军队生涯最长只有5年,她参加部队里的军校招考,却又因名额有限,遗憾败北。
退伍返校后的3年时间里,她开动“学霸模式”,以优异成绩修习完本科四年的课程,为的就是毕业考研时军校研究生的最后一击。可没想到,当年又没有招收女生的计划。
进入浙大时,以为军旅梦碎的刘丽雅,却倔强地保留了当年为军队而选择的遥感与信息技术专业,安心泡实验室。“换一种方式为国效力吧。”
可是,当听到浙大在校选拔国防生的消息时,刘丽雅竟然抽出时间专门去操场,等组织国防生训练的选培干部。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星期。
她的毅力,打动了解放军驻浙大国防生选拔培训办公室主任薛东。刘丽雅终于成为浙大350多名国防生里的“三朵金花”之一。
训练场上“学霸模式”切换成“汉子模式” 不让训练才会瞬间掉泪
薛东说,现在在训练场男兵堆里看见刘丽雅,不再惊讶,“她就是个女汉子。”
去年11月,解放军理工大学在南京举办“精武杯”国际军事项目对抗演练。
这可不是普通的军校生演练,这场比赛强手环伺,来的可都是国内外知名军事院校的铮铮男儿,9人一队,完成水上机动、定向越野等13个对抗课目,争夺精武奖杯。
而刘丽雅,就是当时26支参赛队中的唯一女生。
比赛时,南京连下暴雨,气温只有1摄氏度。刘丽雅要和战友们一起背着30公斤背囊,24小时连贯徒步行军20公里。
一尺多深的脏泥潭,刘丽雅第一个趴下;3米高墙上还结了层薄冰,刘丽雅摇头拒绝教官给她降低难度的“优惠”;战术训练时,刘丽雅奋力抱着和她差不多高的浆,摇摇晃晃地下了水。
一路下来,薛东几次想要让队里的“超级替补”陈熙亚来顶替体力险些不支的刘丽雅,可是刘丽雅完全没给学弟机会,硬是走下了全程。
比赛完回来,刘丽雅兴奋地告诉战友陈红霞:“你不知道,我这次比赛吃的泥,比我这辈子吃的还多。”
陈红霞听完后哭笑不得,“这妮子总是这么乐天,以前做国防生集训时,就她盼着下雨,说雨天跑步才带劲。”
不过,就是这样乐天的刘丽雅,也有掉眼泪的时候。
“有一次训练,刘丽雅的手受伤了,教官强制让她休息。结果她坐在训练场边上,死活不肯走。我劝得急了,她就哭了起来。”陈红霞说,对这样倔强的刘丽雅,实在没辙。
刘丽雅练起体能来,有些“非人性”。生理期,要她下泥潭,她也一定会下。她说,当兵就应该吃苦,训练扎实,才能上战场。
现在的刘丽雅,保持着每天一早6点晨起锻炼的习惯,一天一次3公里跑,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和100个深蹲起立,是必不可少的。
玩命挣来的奖学金 她却捐给了家乡的小妹妹
在室友眼里,刘丽雅就像是个小马达,每天忙个不停。
她逛超市,从不闲逛,认准了要买的东西,拿了就走;她不做美甲,嫌它费钱费时间,办事不方便;她到点就起床,折上方块被,骑着自行车就出门。
一天里,刘丽雅呆在实验室的时间最长。她曾创下过20多天泡实验室,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的纪录。
她凭借自觉主动的学习和踏实肯干的精神,现在已跟着导师史舟,进行一些国家级项目的研究。
2014年9月,还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中国遥感大会,在国内遥感科技领域最具有权威的综合性学术会议上,发表遥感应用报告。
优秀的成绩,给刘丽雅带来的最直接回报,就是奖学金。拿到钱后,她第一时间资助给了家乡3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
实际上,刘丽雅的家境并不富裕。她来自四川雅安的一个贫困工人家庭,家族三代里一共出过7名军人,父亲和爷爷都当过兵。4岁时,父母离异后的刘丽雅跟着父亲奶奶生活。2002年,奶奶离世。2007年,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又因患心脏病发作突然离去。之后,就只剩下刘丽雅一个人了。
后来,刘丽雅就在亲人和社会的帮助下,一路勤工俭学,念书、养活自己。
她和川藏兵站部一位因公牺牲的干部的女儿朱珈雪结了对子。刘丽雅说,她从小很佩服在家附近驻扎的川藏兵站里的汽车兵,所以,朱珈雪,她一定要帮。
刘丽雅的朋友圈里,每天分享着各种 “心灵鸡汤”,最常见的就是名人名言。“我看到那些励志的话,都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为生活打气。”
(通讯员 左贵东 强帅 见习记者 金洁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