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周围的山坡上,是漫山遍野的桃树林,在王来喜看来,这里如果发展观光旅游业,必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桃花源
村里要发展观光旅游业,有村民开始在自家建农家宾馆
一位村民正在向王来喜咨询有关医保的问题
新乡辉县市北15公里的南太行山里,藏着一个桃花盛开又贫穷落后的村庄——松贡水村。
这个20平方公里的山村,是新闻泰斗穆青笔下的优秀共产党员郑永和奋斗过的地方,至今山崖上还刻着“人民永和”“拿起白面馍,想起郑永和”的标语。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喜就是在郑永和的影响下长大。如今,老一代干部已经故去,带领村庄发展的任务落在了新一代干部的肩上。
他们继承了老一代干部的精神,怀揣梦想,开拓进取。虽然梦想很大,但前进路上困难重重,该如何突围,成了这个群体的新课题。
壹
革命老区里的桃花源
王来喜有个梦想:发展观光旅游,将村里漫山遍野的桃树林变成真正的桃花源。
松贡水村的经济水平在辉县市排名比较靠后,跟拍石头乡的大多数村庄一样,散落在南太行的深山里。
松贡水村有一个叫桃花沟的自然村,只剩下两户人家——60岁的老赵与他的姐姐。
3月24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爬到海拔600米的山坡上见到老赵时,他正在敲打石头,准备翻盖一下自己的石头房子。房子周围都是野生的桃树,粉红色的桃花漫山遍野。
王来喜说,这一大片山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真正的桃花源,不但能让老赵过上好日子,甚至会改变整个松贡水村的面貌。距老赵家不远的红岩洞,是王来喜的梦想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红岩洞是一条长达1.4公里的穿山隧道,将被山包围的黑鹿河里的水从山里引了出去,解决了松贡水村村民吃水的难题。
而这条隧道就是郑永和领着一群老党员开凿的,所以至今村里还有“人民永和”的碑文,以及很多有关郑永和的传说。
已经46岁的王来喜就是在郑永和精神的影响下长大的。他想利用红岩洞给村民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他的梦想的时候,他盯着洞口的三个字,眼神放光。他提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说:“《桃花源记》说,那个人找到世外桃源时,是通过一个小口进入的。要想从我们村进入桃花沟,也需要穿过红岩洞。红岩洞就是桃花源的入口,能让人进里面观光旅游。”
贰
领导都认识的面包车
为了找项目,王来喜常年开着自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往外跑,连县里的领导都知道。
在这之前,王来喜是没有这么大梦想的。
2008年10月,他刚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时,一心想要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
虽然1998年红岩洞被凿通,解决了松贡水村的吃水问题,但松贡水村有20多个自然村,分布于各个小山岗中间的平地上。村民用水时,还是需要跑几里地,甚至十几里地挑水。
“水比油贵。”西坡村一个村民回忆之前的日子时这么说。
王来喜也讲了一个自己舅舅的例子。有一年秋天,舅舅背着两个葫芦到十几里外去打水。返回路上下雨了,舅舅很兴奋,就倒掉了葫芦里的水,往家跑。
可跑到村口发现地面是干的,一滴雨也没下。“他说自己后悔得都想哭了。”王来喜说。
庙岭村是松贡水村的一个自然村。村民刘老汉说,最难的不是日常吃水,而是家里有红白事需要大量用水的时候。“都提前好几天借邻居的桶、水缸存水。”
水池不是说修就能修的,主要是没钱。
松贡水村除了山就是石头,没有其他集体收入。王来喜刚上任的时候,村集体资产是负数。“我上任时的第一个春节,就有外村的拿着条来找我要钱,说是以前村里请他们做工欠下的。”王来喜说,那时候家里也有钱,想着不能让松贡水村留下个欠钱不还的名声,就自己把钱还上,把欠条收回来。
“我就想跟上级要,不是还有扶贫款吗?其他村再穷也不至于吃不上水吧。”王来喜就一趟一趟地往拍石头乡跑,往辉县市跑,往新乡市跑。
松贡水村的老干部杜长有说,好几次早上碰到王来喜开着自己的面包车出村,他就知道,这肯定又是去跑什么项目了。
王来喜在做村干部之前,一直在新乡、郑州做工程。“都是一些大工程,一般都是100万元以上的。”一名村民说,十多年下来,王来喜也算是村里的富人之一了。村里不少有钱的人都在城里买房子、买车了,他依然开着一辆破旧的面包车。
拍石头乡原党委书记张斌对他那辆面包车印象很深,“不光我认识他这辆车,很多县里领导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