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24日消息:日前,冯女士到嘉定区安亭镇阜康西路146号“艳萍”干洗店取衣时,店主张学峰夫妇“还”给她一只装有2900元的钱包。“我们全家都以为丢了……”钱包失而复得,冯女士惊喜万分。其实,这种事对张学峰夫妇来说可谓“家常便饭”。自15年前开店至今,他们从顾客衣物内“捡漏”并归还的钱物至少有40万元。
捡到东西要还
今年45岁的张学峰与妻子杨艳萍都是山东人,年轻时来上海打工。15年前,他们在安亭阜康西路上开起了一家小干洗店。洗衣行业十分辛苦,但夫妇俩起早摸黑,加上待人宽厚、态度热情,小店渐渐有了起色。难能可贵的是,每次发现顾客遗忘在衣袋里的钱物,夫妇俩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归还:“开店要讲诚信,捡到的东西要归还,这是做人起码的道德。”
第一次捡到顾客衣袋里钱物的情景,张学峰记忆犹新。那是开店不久的一天早晨,一位女士带着孙女上幼儿园,顺路把几件脏衣服送到店里来洗。洗衣时,张学峰发现一件西装上衣口袋里有个皮夹子,里面有3000多元现金,另外还有4张银行卡及身份证。第二天,女士来取衣服时,张学峰夫妇将皮夹子完璧归赵。那位女士说,她发现皮夹子丢失后,急得一夜没睡好,没想到丢失的钱包还能失而复得。从此,这位女士把张学峰夫妇认作“弟弟”“弟媳”,家里人的衣服都包给了他们洗。
失物五花八门
吴先生是一家汽配公司老板,平时生活中“丢三落四”,经常会将一些钱物遗忘在衣袋中,钞票少则几十,多时成百上千,一年加起来好多次。张学峰夫妇一次次将钱物还给他。吴先生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到你们店里洗衣服,就像是上了‘保险’,我放心……”
张学峰告诉记者,顾客遗忘在衣服口袋里的东西五花八门,除现金外还有戒指、银行卡、手机、购物卡、充值卡、健身卡、交通卡、U盘、耳塞等。
去年春节前夕,四川来沪打工的陈先生回老家前将脏衣服送到干洗店洗,将储蓄卡遗忘在了衣袋里,里面存有他辛苦攒下的近2万元钱。不见了储蓄卡,意味着过年回不了家。陈先生急得捶胸顿足。次日天刚蒙蒙亮,当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去洗衣店碰运气时,想不到张学峰夫妇也正在到处找他。“找到了储蓄卡,我一年没算白干……”临别时,喜出望外的陈先生紧紧握着张学峰夫妇的手说。
前不久,一年轻女子到店里来洗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张学峰发现右袖外侧的小袋里有一只闪闪发光的白金钻戒。两天后,当张学峰夫妇将白金钻戒还给她时,她的脸顿时“阴转晴天”:“昨天找了整整一天,这是老公送我的结婚纪念礼物,丢了会后悔一辈子。”
记录失物明细
张学峰夫妇说,安亭镇墨玉路上的“俊堂”洗衣店店主刘俊堂,其拾金不昧的精神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刘俊堂的事迹详见本报2011年2月23日头版头条《小小洗衣店拾金不昧廿多年满满两大本失物招领一一还》,当日A10版头条《20多年捡漏20万如数归还》)。
由于平时捡到的钱物数目较多,张学峰夫妇也开始用上了记录本,详细记载顾客遗失的物品名称,然后照本归还:“好记性不及‘烂笔头’,这样会减少差错。”
张学峰夫妇告诉记者,最近2年来,他们记录的归还现金有约1万元。“之前的13年,粗略算来,发现并归还顾客的现金和银行卡等钱物的金额至少有40万元。我记得有位张女士被大雨淋湿后,把衣服送来洗涤,里面就‘藏’了20万元的银行卡以及1000多元现金。”张学峰说。
张学峰还特制了一本《艳萍干洗店取件单》,上面除了印有顾客姓名、送洗日期、衣物名称、件数金额、家庭地址、客户投诉等,还印有本人免费送货电话,义务为特殊人群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此外,他们还买了电动缝纫机和锁边机,为客户免费提供缲边、开线、改裤脚、缝纽扣、补掉线、换松紧带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