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光明使者小分队”来看望黑献玲,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看望、鼓励黑献玲,“光明使者小分队”已经坚持了13年,前后共有6拨人,100多个成员。
每年全国助残日,成员间还会传递爱心,他们说,陪她“看世界”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黑献玲突然失明,曾一度想结束生命。和“光明使者小分队”相遇,让她重拾信心,快乐得像孩子一样。“光明使者”到底有怎样的魅力,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故事
孩子们来看她
她摸手就知道是谁
3月8日,太阳很温暖,微风。
黑献玲从4楼摸到1楼,立在楼道口,听着远方的声音。
“那群孩子又该来了?”邻居路过和黑献玲打起招呼。
“是呀,我估计快到了。”黑献玲整了整衣领,笑着回应,时不时探探头,侧耳倾听。
从2003年起,黑献玲开始习惯站在一楼楼道口迎接郑州市五里堡小学“光明使者小分队”的孩子们。
黑献玲说,孩子们就是她的“眼睛”,每次来,小嘴巴都不停地给她讲新鲜事。
“黑阿姨,我们来了!”等待了大约半个小时,“光明使者小分队”的孩子们赶到了,远远地看见黑献玲,他们笑着喊着奔过来,扑到黑献玲的怀里。
黑献玲大声地笑,连身体都跟着笑一起“跳动”。
“走,咱们回家!”黑献玲拉住一个孩子的手,“你们都别出声,我一摸手就能猜出来是谁。”
于是,“大孩子”领着一群小孩子玩起了“猜人”游戏。
他们的笑声惊动了不少老邻居,邻居老张跑出家门,“这群小家伙又来了,中,真好。”
听到邻居说话,黑献玲脸上写满骄傲,“看,这群孩子多善良,多有爱。”
讲述
12年前为她装的电话,她擦拭如新
打开家门,黑献玲带着孩子们直奔她的房间,一群人坐在干净整洁的床上畅聊。
“这群孩子是第六届‘光明使者小分队’的队员。”黑献玲说,失明后,是这群“光明使者”帮她打开了心结。
2002年4月,第一届“光明使者小分队”成立,五里堡小学的20名孩子开始帮她“看世界”。
“王雪霞成绩特别好;卢迪胖乎乎的很爱笑;李萌唱歌太棒了……”说起第一届小分队成员,黑献玲嘴角上扬,对“光明使者”们的特点记忆犹新。
知道黑献玲家生活困难,小分队成立初期,孩子们熬夜亲手制作小饰品拿到郑州二七纪念塔下义卖,把筹得的善款及自己的捐款放在一起,给黑献玲家交电费。
“害怕黑阿姨有突发状况,我们还帮她装了一部电话。”“光明使者小分队”发起人李茜说,他们和黑献玲无话不谈,早已成了亲人。
对黑献玲来说,这部电话是她的“至宝”。每天,她都会来回擦拭,安装已经12年,电话还像新的一样。
“有次水洒到桌子上,她以为弄湿了电话,赶紧用袖子擦。”黑献玲的老伴儿说。
听到老公“爆料”,黑献玲坐在床头捂着嘴哈哈大笑。
正在这时,电话响了。
“肯定是李茜打的!”话音未落,黑献玲已拿起电话,“是李茜不是?我就知道是你……”
电话里,黑献玲向李茜“打小报告”,“儿子跟那个姑娘谈这么久了,回头你也催催他赶紧结婚。”两人不谋而合,让黑献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心声
“升入中学,我们也会继续看望黑阿姨”
“孩子们来又拿了很多东西。”黑献玲求李茜支招,怎样才能说服孩子们别拿东西。
其实,她已经“告诫”过孩子们好多次,可孩子们总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黑献玲买生活用品。
3月8日,离正式开学还有一天,孩子们拿着压岁钱,跑到市场上给黑献玲购买了米、油、水果等。
“上次去黑阿姨家里,发现她家的厨房只有油、盐、醋。”细心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商量,以后要把零花钱都攒下来,让黑献玲一家的日子过得滋润些。
“以后我的文具省着用,我们还计划请黑阿姨到自己家做客。”12岁的小乐说。
这群孩子的平均年龄还不满12岁,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在学校集合,步行两三公里去看望黑献玲。
“马上我们就要毕业了,很舍不得,即使升入中学,我们也会继续看望黑阿姨。”五里堡小学六一班的于月月说,“同学们一起建立了QQ群,帮黑阿姨‘看世界’,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光明使者小分队”都会和下一批队员进行爱心传递,并分享“心得”。
如今,小分队已经坚持了13年,前后共有6批人,100多名成员。“我们能一直坚持,跟精神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五里堡小学教师刘喜锐说。
“开学后,我们会将爱心接力棒传递给三年级一班的学弟学妹们。”11岁的吴一童说,黑阿姨的老公上夜班,所以,每次去家里说话一定要轻;做家务一定要心细,东西要按照黑阿姨的习惯回归原位;和黑阿姨交流一定要懂礼貌。
感悟
“光明使者”成了一种符号
邻居程女士说,每次看到“光明使者小分队”的旗帜,就知道这群有爱的孩子又来了。
起初,她和小区里其他居民的想法一样,“估计来个一两次,走走形式。”可是,让他们惊讶的是,“光明使者小分队”一坚持就是13年,已经成了小区里的一种符号。
“有了这群孩子,黑献玲的开朗个性找回来了。”邻居老张说,要强的黑献玲失明后,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内向,现在她渐渐找回了原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