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记者王惟一文李康摄影
核心提示昨晚,郑州市幸福路5号院一间小小的一居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晚上7点多,陇海大院的邻居们就聚在这里,围坐在高新海的轮椅边,聊着天,等着看8点钟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正聊着,高新海的妹妹推门进来,拿着一盒开心果。“今天开心,咱吃开心果!”一屋子人都笑起来,暖暖地融化了这个飘着雨夹雪的夜晚……
感动中国 爱的马拉松,跑了39年
电视上,随着敬一丹的娓娓道来,一部视频短片,讲述了陇海大院39年来爱心接力的故事—
今年64岁的高新海,从小在陇海大院长大。不幸的是,1976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在下乡当知青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从此卧床不起。随后,残酷的命运接踵而至:二哥因病去世,大哥患了肺病,父母相继去世……
当高新海彷徨于生命的十字路口时,陇海大院邻居们,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洗脸刷牙、端屎倒尿、买菜做饭、送医喂药、聊天解闷……这一帮,就是39年,从青春年少到华发苍苍,就这样不离不弃,就这样相伴到底。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短短几句话,把这39年的大爱描绘得淋漓尽致。
赴京领奖 温暖大集体羡煞旁人
今年2月初,高新海和邻居们接到通知,要去北京录制“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当时大家心情都很激动,没想到我们做的平平常常的事,也能上央视。”高新海的“发小”樊石头说。
2月5日,陇海大院里的邻居、高新海的知青伙伴、当年的球友、爱心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行20多人出发前往北京。
这是高新海第一次坐高铁。虽然行动不便,但人多力量大,一群人抬的抬、背的背、扶的扶,充当着高新海的“担架”和“拐杖”;铁路部门还专门帮高新海调到了宽敞的商务座,让他可以半躺在座位上。3小时的旅程,在大家的说说笑笑中,很快便过去了。
在央视的录制过程十分顺利。“其他获奖者都是个人,我们是一群人在一块,跟一大家子似的,热热闹闹,现场好几个工作人员都跟我说,觉得你们很温暖,很羡慕。”一起去领奖的邻居赵新义笑着说。
高新海上次去北京,还是1976年去治病。录完节目后,热爱体育的他专门和邻居们去“鸟巢”、水立方看了看,一群人还在天安门广场合了影,留作纪念。
2月8日,他们回到郑州。已经腊月二十,该准备过年了。
暖暖春节 大院拆了,过年却比以前还热闹
这个春节,是陇海大院拆迁后,高新海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年前几天,邻居、志愿者们就轮番过来,帮高新海打扫房间,给屋里装饰了喜庆的“福”字。
大年三十,陇海大院社区主任井勇给高新海送去了饺子。邻居帮他煮好水饺,打开电暖气,电视遥控器搁到手边,一切收拾妥当才回家。
初一一大早,樊石头就像往常一样来到高新海家,帮他擦脸、梳头、倒尿。“一整天来拜年的人都没停过,以前的老邻居们,还有他的知青朋友、球友们都来了,陪他聊天、打麻将。”樊石头说。
正月初四,是大家约定好来高新海家过年的时间,这个惯例已保持多年。“今年比往年都要热闹!大家不住在一起了,都怕高新海孤单,来的人反而比在一起住时还多。”赵新义说,“大家都带着自家的好吃的过来,20多个人挤在屋子里吃饭,都快坐不下了!”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