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成绩,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2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负责人程鑫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批自称“教育改革小白鼠”的学生日前迎来了毕业时刻。1月9日,南科大为首届毕业生举办了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此次毕业的学生共有29人,来自校方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9人中已有17人拿到了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数据还在攀升中。
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唯一一批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大学生,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的去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想法、敢表达、有主见、爱思考
2011年3月,正在筹建中的南科大从全国自主招收了44名高二学生入读本科教改实验班。“给我们4年时间,让我们用成绩来证明,南科大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上能不能取得突破。”2011年年初,南科大教改实验班的一位学生对本报记者说。
这44名学生,除3名完成学业提前毕业、12名申请延期外,此次毕业的学生共有29人。记者从一份录取名单上看到,已有17名学生收到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包括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杜克大学……
程鑫指导的学生张众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程鑫眼里,这个刚满20岁、来自安徽的孩子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大三时,张众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国际集成电路制造的顶级会议EIPBN(国际三束技术及纳米制造会议)提交了论文,并和导师一起去美国华盛顿的会议现场,与业界顶尖学者进行交流。
化学系的吴子珊从大二开始就加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梁永晔博士的科研小组。在这里,她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还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有机电子方面的综述文章。除了向耶鲁大学的教授朋友推荐,梁永晔还给耶鲁大学研究生院郑重地写了推荐信,最终吴子珊获得了到耶鲁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提前毕业的学生中,王嘉乐在去年10月就已前往牛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何明浩也入读英国伦敦大学。
在教授们的眼中,教改实验班的学生身上有鲜明的特色:有想法、敢表达、有主见、爱思考。
在来南科大之前,程鑫曾在美国从教7年,刚执教教改实验班时,他使用了在美国给研究生上课的教材,甚至连测试题目都是一样的,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交出了非常不错的答卷。
导师亲身示范师生互动交流
由于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没有拿到教育部颁发的文凭,但他们并不在意,教授们对此也不担心。
梁永晔介绍,从大二开始,南科大的学生就有机会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做研究,接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一流的科研设备,“除了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外,我们经常会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独自完成一个报告,报告的研究内容可能是专业领域最新发表的文章,也可能是预测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是谁。学生的研究成果还要在研究会上口头阐述,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梁永晔看来,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研究经历、浓厚的研究兴趣,这些学生受到国外名校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程鑫也认为,南科大办学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和老师可以充分地互动交流。程鑫表示,创新型人才无法批量生产。在学生培养上,导师的亲身示范作用影响最为深刻。在与导师的亲密接触中,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如何发掘课题,怎样做研究,科研道路上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等。
“有了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好的种子一定会发芽。”程鑫说,与传统教育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不同,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学习、想象和批判能力,而这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之外,南科大更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这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经常在研究会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心得,学生们的英语(课程)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外国大学的面试时非常从容。”梁永晔表示。
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2013年,何佳清教授到南科大物理系执教,当时,教改实验班有10名学生选择了物理系,而系里的老师有十六七位,为了当上导师,何佳清得在师生见面会上“推销”自己,最后,他成为学生通晓的学术导师和王嘉乐的生活导师。
在南科大,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名专业导师,一名生活导师。除了在学科领域可以随时向学术导师求教外,学生还可以就生活上的困惑与生活导师交流,包括该选什么专业、要不要申请提前毕业、该向哪所国外大学提出申请等。
让何佳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自己担任生活导师指导的一个学生,一次期末考试名列第一却没拿到学校的“国际奖学金”,学生把自己的郁闷告诉了他。何佳清以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历为这个学生解惑:学习成绩并不是考量一个人的唯一尺度,大学培养人才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后来,这个学生开始主动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同学开了数学辅导课。第二年,他如愿拿到奖学金。
在何佳清的指导下,王嘉乐已经提前毕业,并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通晓也收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南科大的教授们认为,教改实验班学生取得的成就,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对想创办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的南科大,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