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隐形”劳动者鼓掌
又一个“五一”节即将到来,北京日报再度为您奉上《劳动,改变中国》特别报道,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一批“隐形”劳动者身上,以此向所有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英雄致敬!
所谓“隐形”,是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因其行业特点、工作性质而往往不被注意到,甚至不为人知。他们当中有迎着风雨在云层里穿行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员,有顶着烈日在道路上奔波的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员,有靠耳朵给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号脉”的听漏员,有凭一支笔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的刑侦画像警,有半辈子守在故宫深处拾掇文物古董的木器师,有几十年爬高摸低只为让北京站大钟毫秒不差的调钟人……他们的辛勤劳动一直不为大众所了解,他们的职业生涯多少有些枯燥寂寞,但在看似平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他们以特殊的责任感、荣誉感,尽心尽力、克勤克勉,干出了自己的价值,干出了行业的光彩。
真水无香。静静聆听这些“隐形”劳动者的故事,会蓦然发现,原来那些鲜为人知的工作岗位,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并不遥远;原来在那些我们平时看不到、未留意的地方,始终有一批人在默默地、辛勤地浇注着汗水、智慧与理想。劳动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根基,正是因为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幕后英雄在各尽所能、发光发热,这个社会才得以有序运转,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才得以一路前行。
多少年如一日,专注、踏实地去做好某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美,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劳动者所从事的,常常是琐碎繁复,技术性、经验性又强的活儿,要做好它,靠的是功夫,更是用心。“用心”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不辞辛苦、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上,体现在不懈钻研、提高技能、练就一身绝活儿上,也体现在甘于淡泊、耐得寂寞、能长年累月坐得住冷板凳上。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心境常常为喧嚣浮躁侵扰,身边亦不乏空谈高调、急功近利者过得光鲜亮丽,此时,再简单朴素不过的“用心”二字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这不仅意味着对职业的尊重与敬畏,更意味着一份价值坚守和心灵依归。
岁月洗礼,环境变迁,观念多元,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的重要性只会增加、不会消减。奋斗之路上的中国,呼唤更多埋头实干的人。惟有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专心致志、立足本职,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最精、做到最好,才能聚沙成塔,滴水成海,汇集起继续改变中国的巨大合力。也惟有让劳动精神充盈在时代的血脉中,让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中国梦”的实现才有了坚实支撑。(京平)
听漏员
在街巷中穿行,用耳朵为深埋地下的城市供水管线做“体检”,听诊自来水管的跑冒滴漏点。
寻水人
野外寻找地下水,打出冷热水井。
增雨人
当天气预报有雨时,坐着飞机飞进云层里观测,有时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粉末实现人工增雨,有时人工消云。
发枪人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中看管所有枪支弹药的大管家。民警每次执行任务时用的枪支、弹药,都要经过他的手。
木器师
修理、养护故宫里一切以木质材料为主的器物。
标本师
制作、修复并保护博物馆里的标本,帮助公众更好地观赏和了解动物。
治蚊人
监测城市里蚊子的种类和密度,为卫生部门灭蚊提供参考数据,保护市民不被病虫害侵扰。
探路员
准确采集道路的所有新信息,包括新修的道路、建筑物、餐馆等,为电子地图绘制提供基础数据。
粮管员
科学保存粮食,让北京粮袋子的粮食储存时间更长,营养和口感不变,吃起来更安心。
嗅辨员
用嗅觉测量城市垃圾处理站等场所的恶臭浓度,判定臭味是否超标。
守洞人
每天巡逻并守护空旷的山体防空洞,以免其遭到破坏。
画像警
用笔和电脑将被害人、目击者脑海中嫌疑人的形象具化在纸上,为侦破案件提供最直观的线索。
调钟人
每天多次巡检,确保北京站大钟走时毫秒不差、设备运行正常。
调钟人
毫秒不差调大钟
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通信段撒出去几十人,以北京站为圆心,围着周围10公里转圈儿听钟声。
噔噔噔……下午两点,北京通信段北京站通信工区工长张兵准时出现在北京站屋顶,灵活地攀上3个狭窄陡峭的检修梯,三步并作两步“蹿”上了塔钟维修台,身手之矫健,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52岁的老“通信”了。
塔钟侧面的维修小门只有一人宽,一米来高,进门还要迈过一个高及小腿的石台,可老张1米85的魁梧大个儿,一猫腰就闪了进去。
您一定在不少电影里看过以塔钟为背景的片段:各种大小齿轮,不停运转。可是,这里的齿轮呢?只见塔钟内四白落地,屋子中央是一个十字形的梁架,十字中心是台一人高的灰色电脑柜,十字形的四个顶端是4台绿色的电机,用来驱动指针,“滋滋”的电流声非常平稳。
老张站在电脑前仔细核对各项数据、检查仪表——一切正常。他这才回过头来,冲记者一乐:“齿轮?现在的大钟早已进入电脑时代,通过GPS接收全球卫星信号校准走时啦!”
北京站顶上的东、西两座塔钟,那可算得上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了。塔高7米、钟高4米,每逢整点,悠扬洪亮的报时乐曲《东方红》能飘出10公里远。这亲切的钟声,曾伴随几代北京人成长,见证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从1989年到通信段从事北京站塔钟维护至今,张兵从“小张”变成了“老张”,陪伴大钟走过了24个年头。至今,老张还记得上班第一天,师傅让他先围着广场转了一圈,回来问他:“你看见了什么?”张兵回答:“旅客和大钟。”师傅一字一句地告诉这个毛头小伙儿:“照顾旅客和大钟就是你的工作。谁到北京站,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大钟,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大钟一秒不差。”
从那天起,“一秒不差”四个字就烙进了张兵的心里,每天上班,他都要给大钟做一次细致周全的“体检”。渐渐地,每天甭管多烦,只要一进钟楼,一听见“咔嚓、咔嚓”的走时声,他心里就特踏实。
20多年过去了,老张身上的工具袋越来越轻,大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刚工作那会儿,工具袋里装着大扳子、大钳子,少说也有20来斤,夏天来回背两趟,肩膀上就能勒出两道红印子。那会儿设备调校的活儿多,每次巡视都要一两个小时,夏天在闷热的钟楼里呆上一个小时,人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似的。现在,老张巡视大钟主要是“跑机房”,两小时一次,除了上钟楼,还要检查3个不同的设备机房。老张也从“机械张”变成了“科技张”。
从1959年北京站建站以来,北京站塔钟经过了3次更新换代。建站之初采用的是老式机械打点塔钟,每天能差出5到10分钟,那时维护人员很辛苦,需要每天爬上钟楼,手动调节时差,利用机芯部分的摇杆,带动四面钟表同时运转。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站用上了上海电钟厂生产的电子脉冲式的塔钟设备,由设在机房内的母钟系统提供时间信号,大钟终于准点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老钟再次升级,换成了在塔钟制造领域中技术更为先进的两级子母钟式设备,使用至今。这代塔钟有一级母钟和二级母钟两套控制系统,万一有一套设备出现故障,另外一套还能正常驱动。同时,通过GPS接收全球卫星信号,走时精准到毫秒。
张兵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的乐曲调试,“那20多天我掉了20斤肉。”当时,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通信段撒出去几十人,以北京站为圆心,围着周围10公里转圈儿听钟声。老张和同事开车绕着日坛、建国门、长安街、崇文门、花市转,一测声音大小,二测旋律舒适度。哪个方位声音弱,就在哪个方位加装喇叭。
自钟塔建成之日起,每天早6时至晚9时都会在整点时播放的《东方红》,从未停止过。2008年,他们先从20多种不同配乐的《东方红》中,选中了声音传播更悠扬、浑厚的编钟曲。然后再从9种编钟曲中不断测试、挑选。“声音不能太高太尖,要柔中带刚,后劲儿足。”冒着7月酷暑,经过20多天的努力,老张他们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准时启用新的塔钟系统。
现在,老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清晨6点钟,迎着初升的红日,站在北京站四楼的塔楼中,听浑厚悠扬的《东方红》准时响起。他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记者 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