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底,徐庆群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这份荣誉是对徐庆群十几年如一日从事志愿服务、倾情记录志愿者的肯定和褒奖。可以说,徐庆群的美丽人生就是在志愿服务中精彩上演的,她的梦想也是在志愿服务中孕育、成长和升华的。
缘起:“那只是源于我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助人为乐”
1999年的一天,刚到北京“闯世界”、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工作的徐庆群,在报纸上看到了共青团中央招募“雏鹰热线”心理咨询员的消息。“雏鹰热线”是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一项面向全国两亿七千万少年儿童,通过电话为他们解决成长中诸多烦恼的志愿服务活动。
这条小小的消息激发起徐庆群内心极大的认同和马上行动起来的冲动,她意识到通过电话可以帮助全国各地需要帮助的亿万孩子们,那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于是,她的第一反应是:报名。
这个决定并不是徐庆群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一次心灵的选择。1976年8月,徐庆群出生在我国东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并在那里生活了13年直至小学五年级。10余年的农村生活让“贫困”这两个字深深刻在徐庆群的童年记忆,她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去。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实现梦想的唯一现实路径就是读书。
徐庆群出生于一个重视教育的底层农村家庭,她的父亲从事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母亲由于经济原因并没有念完小学,此外还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妹妹。在父母亲“砸锅卖铁都要供孩子读书”的许诺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家训感召下,徐家姐妹在接受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她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徐家姐妹六人顽强且坚韧地相继完成学业(其中五人是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小妹则是一所名校的博士)。

为中国敬老志愿者培训 徐庆群供图
学业上的成功,为徐家姐妹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瑰丽灿烂的“中国梦”正在她们眼前呈现。徐庆群和她的姐妹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么多年来,她们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于是,徐庆群决定力所能及地回报祖国、服务社会。
如愿成为共青团中央“雏鹰热线”心理咨询员后,每周末徐庆群都要在清晨5点钟起床,换乘几次公交车,辗转着从颐和园赶到团中央。不管什么原因,徐庆群绝不允许自己迟到,尽管很辛苦,经常还会在公交车上打盹,但她更觉得自己幸运、幸福。因为每到8点钟,电话就会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每一次铃响都是孩子们一声声焦急的呼唤和热切的企盼:
“姐姐你好,我是宁夏的一名小学生,最近我特别苦恼,因为同学们给我起外号,他们好像都不喜欢我,我该怎么办?”……
在被孩子们需要的过程中、在听到孩子们满意的感谢声中,徐庆群仿佛看到了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双双正待展翅翱翔的雄鹰,她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了对孩子们的感激之情、对志愿服务的依恋之情。
今天再回顾与志愿服务结缘的这段经历,说起当初百般辛劳投身其中的原因时,徐庆群说:“那只是源于我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助人为乐。”
跋涉:“只要志愿者到达的地方,我也一定能到达”
徐庆群参与志愿服务,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她心中有爱。通过参与“雏鹰热线”志愿服务活动,徐庆群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在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她仍然尽可能多地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捐助白血病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