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川 资料图
未来世界,一个由地球派出的探险队从太空带回了一块巨大的神秘水晶体。水晶体中沉睡着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孩。探险队将它放在了博物馆里准备进行研究。一个无意中看到晶体的男孩却莫名感觉到女孩似曾相识。正在思索间,水晶体突然焕发能量,让时空发生了转换。男孩被带到远古时代伊甸园式的密林中,和那个神秘女孩相见、相识、相爱。可就在他们沉浸于爱情的甜蜜之时,阻挠者却出现了……
这个魔幻感十足的爱情故事属于一部商业大片还是某热门网络游戏?三个星期后,在化为“魔幻星球”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它将以实景演出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2008年后的“鸟巢”还从没上演过此类实景试听秀,而这次是谁,敢在这里挑战实景表演的巅峰?
他就是陆川--电影《寻枪》、《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的导演。不得不承认,近些年陆川的名字在主流人群中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他的作品褒贬不一,可普遍的感受却是:他的戏不浅、不俗。那么这位导演究竟是怎样做到让作品不流俗?
一切还是要从梦想谈起。
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
在外界的印象中,一个电影导演的成长应是充满了曲折与传奇。陆川也不例外。
“我出生在新疆,尽管家里人都是上海人。我父母都去新疆支边,把我生在了农七师。在新疆长到五六岁又搬到北京,去南京上大学,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毕业工作两年才考电影学院,再回北京。拍电影的时候,又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可可西里。”
出生在新疆戈壁滩上的他来到北京后颇为“水土不服”。“从新疆到北京生活挺格格不入的,那时候刚住楼房,我经常在楼里随地大小便,直到被人揪着到我爸妈面前说这孩子怎么还随地撒尿。还有小学跟人打架,因为说话带新疆味儿,反正那时候挺野的。”
“野孩子”陆川在童年难逃父母的严格管束,可内心的狂傲却始终如压制不住的小兽,时而蛰伏,时而跳跃。在作家父亲陆天明和姑母陆星儿的熏陶中,陆川吸取到了充足的文学养分。内心的起伏在文字中跳跃,他的作品时常令读者惊叹。正如日后圈中所言--陆川的剧本写得极好,“你基本是从头看到尾不愿意放下。”
“游荡的电影猪” 来源:陆川微博签名
少年陆川喜欢小说,直到16岁,他都认为作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我看了很多小说,尤其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欣赏,像王蒙、王安忆、格非等一大批作家出了很多小说,我都如饥似渴在看。成为一个小说家曾经一度是我最大的梦想。”
几乎在同年,陆川读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随后又看了张艺谋改编的同名电影,这让他获得了一种超越小说所能赐予的心灵震撼。于是,他陷入了对电影的疯狂迷恋。
“我觉得文学像是你对一个人喃喃细语,要依赖于听众的耐心、素养,但电影是站在那儿,‘啪’一个嘴巴,强迫你听它说话。电影更直接更有动物性,直接作用在你的肾上腺。”
少年的心总是躁动不已,更何况是有名的“野孩子”陆川。可在父母看来,这样的心性不该放纵,于是高考时他们为陆川报了军校,学习英语。
大学四年平稳地度过了,1993年陆川毕业,被分配到了国防科工委。那时,他的工作是翻译英语资料,一个工作台,一坐就是一天,陆川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像个木头人。而时光也仿佛是在游离,他可以欣赏电影却不能亲手去触碰,这种落差感抓挠着他的心,但1994年的一个冬日却无意间打破了他沉寂的生活。那天,陆川骑车经过北京电影学院,眼见门卫不在,便好奇地走了进去,一份残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赫然飘进视线,看着上面的一项项条款,陆川开始抑制不住地欣喜若狂。他瞬间意识到,长久以来的梦想来找他了。
他奔回家,向陆天明喊道:“爸,我要考导演系的研究生!”陆天明十分震惊,严肃地说:“多少人羡慕你的工作啊,决不能轻易放弃!”可陆川已经顾不得父亲的反对,买回了全部参考书,一头便扎了进去。“有一天,我把几十本书都看完了,突然觉得电影在我心里边流成了一条河。”
32岁的导演“成人礼”
1998年,27岁的陆川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学位,随后被分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组工作。这里共有70多人,可每年只做十几部电影,刚工作的陆川根本不可能轮上拍戏的机会。不过,没戏可拍不代表没事可做,就是这段时间,他写出了电视剧剧本《黑洞》、《情不自禁》和电影剧本《寻枪》。
《寻枪》被陆川视作处女秀,当时厂里一直说要拍,但是没钱,陆川心里不是滋味,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去找资金。借着谈论剧本《黑洞》的机会,他向金英马影视的副总裁刘建立提出了愿望。刘建立听说后兴趣并不大,但随口问道:“你想找谁演?”陆川说:“我觉得姜文合适。”刘建立觉得“可以试试”。陆川当即就和姜文的助手通了电话,对方的态度却不咸不淡:“是刘建立介绍的?把剧本送过来,我给姜文看看!”杳无音信的半个月过去,陆川终于等到了与姜文面谈的机会,并幸运地得到了他答应出演的承诺。
大牌演员定下了,可资金还要继续找。吃了多次闭门羹后,陆川遇到了华谊的王中军,只有王中军认为这部片子可以赌一赌。可当一切都谈妥时,王中军却突然提出条件:“片子我肯定投,但导演最好不是你!我担心你的名气会影响电影票房。”陆川煞是窝火,“这个导演必须是我。否则,其他条件免谈!”在他的强硬态度下,王中军最终妥协。
然而,得到执导《寻枪》的机会仅仅是一个开始,陆川要面对的毕竟是成名已久的姜文。在这部戏里,年轻的陆川第一次“感受了一回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制作。”
“姜文特别强调制作精良,这是现代电影的概念,而学院强调的是观念,对制作并不是很清楚。另外他教给我尊重演员,在这方面,电影学院不如中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张扬、施润久那拨儿人先出来,先掀起一个浪潮,因为他们尊重人。”

陆川身为导演的处女作电影《寻枪》2002年5月上映。血气方刚的他曾坦言这次合作非常痛苦,但姜文教会了他什么是现代电影,以及该如何尊重演员。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