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兰芳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资料图

梅兰芳(右二)与程砚秋(左一)、尚小云(左二)、旬慧生(右一)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名旦”。资料图

《黛玉葬花》是梅兰芳早年的《红楼梦》新戏作品。他在戏中用极为丰富的神态与动作将黛玉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料图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友人的重视,从1919年到1960年,他三次赴日本、两次赴苏联、一次赴美国进行访问演出,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 资料图

梅兰芳(左一)在苏联拍摄《霓虹关》电影,导演为爱森斯坦(中)。梅剧团还针对苏联人对中国戏剧艺术缺乏了解的情况,特别制作了三种英文宣传品辅助宣传。资料图

1930年,梅兰芳在美国的首场演出轰动纽约城,美国波摩那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先后授予梅兰芳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荣衔。资料图

毛主席亲切接见梅兰芳,称“你的名气比我大”。 资料图

梅兰芳于1960年拍摄的昆曲艺术片《游园惊梦》被赞为经典,良好的展现梅兰芳的个人艺术特点。资料图

梅兰芳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面积716平方米。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1986年10月,梅兰芳纪念馆对外开放,朱漆的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亲笔书写的匾额“梅兰芳纪念馆”。资料图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梅兰芳:一代京剧大师的“人生如戏”》(http://qclz.youth.cn/m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