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蔡和森 >> 我的劳动
乾坤少年浩然志 匡复救国铸忠魂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03-24 13:07:00    中国青年网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在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一间白墙黑瓦、绿树成荫的庭院与岳麓书院、毛泽东雕像遥遥相望,静静地伫立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闹市中。院子门口悬挂的牌匾上清晰的雕刻着:“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蔡和森故居。”

  今天,我们的主人公--蔡和森的故事正是从这里开始……

  恰同学少年 求学长沙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925年毛泽东写作《沁园春·长沙》,追忆了当年长沙一批同具壮志的同学挚友,蔡和森便是其中一位。

  蔡和森,字润寰,曾用名蔡林彬,1895年出生,祖籍湖南湘乡永丰镇(今双峰县)。幼时的蔡和森,因为家境贫困,在13岁的时候进了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16岁时他进入初等小学读书,因年龄大,他常常被周围的同学嘲笑称为“太学生”。但他不以为意,刻苦攻读,一个学期后便跳级进入了高小。

  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第一师范学校。在一师,他读书废寝忘食,才学出众。此间,通过阅读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少年蔡和森树立了革命志向,并结识了志同道合、在同一年级学习的毛泽东。于是,在学校的君子亭中,人们常常能看到两个年轻人畅谈理想、探讨人生的身影。1918年,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蔡和森认为所谓“新民”二字就包含着进步与革命的意义。会内同仁当时评价说:“林彬是思想家,润之是实践家。”

  1920年,湖南学界名流、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十年的杨昌济教授在给友人章士钊的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人”。这“二人”指的就是杨昌济的得意弟子,毛泽东与蔡和森。

  首发声: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在法国蒙达尔纪杜吉公园,一块记录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白色纪念牌静静地竖立在公园内一片绿树环绕的草坪上,上面用中法双语清晰记录着:“蔡和森、向警予在留法学生会全体会议上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政党的主张……”纪念牌右上方是一张当年与会学生们的合影,让人犹能想象当年一群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在这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场景。

  蔡和森 资料图

  为求得学会的向外发展,1918年6月,蔡和森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1919年12月,蔡和森和妹妹蔡畅等30多名热血青年,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祖国,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7月6日至10日,为了把大多数留法青年团结起来,蔡和森、向警予以及李维汉等13名新民学会会员聚集在蒙达尔纪市举行了五天会议,就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会上讨论用什么方法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一目的时,会员之间发生了分歧,因此会议决定把这几种意见写信告诉毛泽东,听取国内会员的意见。

编辑:朱琪红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