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励志人生  青春聚焦  今日人物  人物预告
图说励志  青春寄语  奋斗历程  采访花絮
活动专区  故事征集  社会反响  媒体关注
励志人物库  励志共青团  微博说励志
 
 
首页 > 青春励志故事官网 > 图说励志
 
 
郭明义:我的价值是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郭明义(2010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郭明义最喜欢的《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他数十载践行雷锋精神,尝试所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有意义的事情,用生命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奉献、坚韧、无畏、高尚、永恒的人生追求。

  1994年齐矿扩建期间郭明义担任汽车组装现场翻译(左三为郭明义) 资料图

  1992年,齐大山铁矿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洋设备”安装、使用,选派郭明义等人到英语强化班进修一年。同去的大都是英语科班出身,只有郭明义是自学成才。学习结束时,郭明义以优异的成绩当上了电动轮汽车现场组装的英文翻译。他对汽车零部件等专业术语的翻译,比其他科班出身的英文翻译还翻得准确。

  郭明义在采矿场巡视检查 资料图

  郭明义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岗,一坚持就是十七、八年。“没什么,习惯了,不早点来看看采矿场道路的情况,我的心里不踏实。我来了,也能给现场的夜班职工们鼓鼓劲儿,让大家争取在交班前多抢点活儿。”郭明义轻松地说。


郭明义在采矿场指挥工作  资料图

  采矿场地处海平面以下150米,这里的气温,冬天时比外面低5摄氏度左右,夏天时比外面高10摄氏度左右。郭明义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夏天他顶着烈日指挥修路,曾多次中暑晕倒在工作现场。修路作业区推土机司机单锡纯说,光他看到郭明义严重中暑昏倒就至少有3次,由于采矿场没水,等叫来水车才能把他喷醒,醒了以后他也不下山,还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郭明义在展示自己的无偿献血证(2010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勇摄

  一个体重7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6200毫升血液。20年来,郭明义累计无偿献血已达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多。按抢救一个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计算,可至少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在鞍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郭明义在献血小板(2010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血小板是珍贵的血源,在临床抢救重症病人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鞍山引进血小板提取技术,郭明义成了捐献血小板的积极分子。他说:“我快50岁了,离无偿献血最高年龄55岁差不了几年了,血小板可以每月都献,这样可以抓紧时间多献血。”5年来,郭明义几乎每个月捐献一次血小板,每次1至2个单位,至今已捐献40多次。按照每捐献一个单位血小板相当于献全血800毫升计算,仅2008年至2009年,郭明义就献血3万多毫升。


郭明义看望帮扶学生吴一凡 资料图

  1994年,郭明义开始参加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爱心长路一走就是18年。他唯一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而他肩上还担着180个孩子的重量。

  2011年6月12日下午,在东北新闻网,郭明义与网友庆贺微博“粉丝”突破百万,并通过手机微博与网友互动交流。 资料图

  自2011年3月25日郭明义开通微博以来,“鞍钢郭明义”的粉丝数就不断增长,开博不到3个月就突破百万。谈起开微博的初衷,郭明义说:“我想借助这个更广阔的平台,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带动更多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同时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传递给更多的人。”


  2012年1月12日,郭明义爱心团队志愿者与重庆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的孩子们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陈诚摄

  当日,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大学分队的志愿者们来到重庆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看望这里的120名留守儿童,和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并为孩子们送上新年礼物--厚厚的棉衣。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青春励志故事:郭明义》 (http://qclz.youth.cn/gmy)

编辑:吕夏池 来源:中国青年网综合

分享到:
 
·全国首个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受青睐
·支教博士尼加提·艾买提:给学生播撒温暖阳光
 
· 霍金: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 船王卢作孚:梦寐毋忘国家难
· 7.21北京暴雨夜救人农民工
·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
· 林俊德院士一生的最后48小时
· 大学教授谈钓鱼岛:爱国讲动机
· 吕萌:“芭蕾王子”的青春舞步
· 没有四肢却演绎了生命奇迹
· 为爱担当用爱坚守的超级志愿者
· 戏里戏外的秦怡都美丽动人
 
 
· 手术后任影做客中国青年网
· 多利他少利我,多刻苦少享乐
· 自我与他人,谁的生命最可贵
· “美丽星空”灿然绽放绝非偶然
· 张丽莉、沈星绽放青春励志
· 鹦歌岭大学生群体引发热议
· 网上激情传递“青春励志故事”
· 浙大校长杨卫再忆竺可桢
· 青春励志故事引发网祭热潮
· 最美乡村教师任影手术成功
 
 
青少年爱国主义网
大学生村官之家
寻找最美丽的心灵
 
共青团中央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