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德榜 资料图
自幼目睹列强凭借技术、经济优势对中国人民残酷剥削,年少的他认识到:“中国人要想摆脱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只有科技兴国”。
为了追求心中的“科技兴国”理想,他毅然放弃已获得的“铁饭碗”,投考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
为了能实现心中的“富国强民”梦,他放弃了自己熟悉的铁路工程专业而选择了化学工业。
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明天,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亦再一次放弃自己熟悉的制革领域,欣然回国,转投制碱。
为了探索制碱的秘密,这位留洋博士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条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他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生产上。
从调换碳酸化塔的水管,另行设计分解炉,到多次加强冷却设备,改造过滤机以及处理不断发生的生产故障,他都以探索者的勇气,生产者的细心和科学家的严谨来对待。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了优质纯净的碱。一袋袋的纯碱不仅象征着中国人的智慧,更象征着中国人的志气,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了使制碱技术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编撰出版了震惊世界制碱界的巨著《制碱》。美国威尔逊教授称:“这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抗战期间,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于1940年研究出新的制碱法。直至今天,该制碱法仍然是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制碱技术。
在科学殿堂中,他是一个不倦的探索者;在中华民族危急的时刻,他是奋起捍卫祖国权益的杰出爱国者。
他就是2012年10月5日“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人物:中国近代民族化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敏慧)
更多内容,请明天上中国青年网浏览:《青春励志故事:侯德榜》 (http://qclz.yout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