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伯襄 资料图
明天是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日子。
100年前,在欧风美雨的催生下,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建。
当时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南洋公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前身)齐名的中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这个学校的建立和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人自幼苦读,14岁参加汝宁府考试,就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戊戌变法时,他就接受了爱国民主思想,毅然放弃科举考试。
1903年,这个人创办起了以“明耻所以教战,强身即以兴邦”为宗旨的“明强学堂”。他提倡新学、力主实用,豫南一带数百青少年闻风前来受教。
民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举。这个人和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开始投身于兴学育才、求强思变的救国努力。
1912年,这个人联合数位河南教育界知名人士,力主兴办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遣送学生留学欧美创造条件,开创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
而今,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已经历百年风雨,成为今天的河南大学。
这个人就是2012年9月25日“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人物: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林伯襄。(中国青年网记者刘钊汐)
更多内容,请明天上中国青年网浏览《青春励志故事:林伯襄》(http://qclz.yout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