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史沫特莱 >> 我的劳动
史沫特莱:深爱中国的革命探险家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06-12 19:00:00    中国青年网

  在肃穆的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朱德曾给一位来自美国的抗日友人之墓亲题“中国人民之友”。她,把中国人民革命的号角吹向世界;她,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残忍罪行,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她创作的《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专著,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不朽之作;她亲自护理伤员,组织医疗活动,用行动唤醒有良知的人;她访遍了中国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将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生引荐到中国大地,用热情召唤国际友人一同为中国抗战出力……

  她就是美国著名记者、革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革命的信仰在年幼发芽

  1892年,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镇,母亲莎拉勤劳善良,父亲查尔斯却是个不顾家的浪子,即便在家庭十分拮据之时,父亲也总是用仅有的零钱在酒馆里消磨时光,酒后对母亲的打骂让躲在角落的小艾格尼丝在同情母亲艰辛和屈辱的同时,决定要自强自立。渐渐地,童年的小艾格尼丝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应有的坚强意志和坚韧性格,她不仅像男孩子一样射击、骑马、打架,而且从心底排斥一切像玩布娃娃这样的女人气行为。她深爱母亲,却从不主动亲吻她而表露感情。

  小学毕业的母亲只有在算账的时候才能得到目不识丁的父亲的一点点尊重,这也让她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上学后的史沫特莱特别刻苦,虽然成绩总是班里第一,但仍明显感觉到穷富家庭孩子之间的天壤之别。每当有富人家的孩子欺负她,她便像父亲那样大声呵斥、反抗,保护自己、也保护弟弟妹妹和家庭的尊严。

  生活的贫困并未因史沫特莱一家的勤劳而有所缓解。为了生计,父亲带着全家辗转了很多城市,最后做了煤矿工,母亲当起洗衣工,13岁的小艾格尼丝每天放学后挨饿受困也得去打零工。在父亲做煤矿工期间,她亲眼目睹了煤矿主冷血对待矿工,经常看到死难的工人尸体从家门口抬过、听见孤儿寡妇撕心裂肺的哭号。

编辑:李盈盈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