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之歌
抗战爆发后,叶挺毫不犹豫地赶到了延安,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叶挺积极参与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并出任军长,奋战在抗日最前线。
1941年1月8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遵令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北移部队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或壮烈牺牲,或被俘失散。叶挺抱定必死的决心,苦撑危局。14日下午,执行中央指示,为保存干部,减少人员牺牲,叶挺前往与国民党军队谈判。却谁知一去即遭扣押,从此叶挺被国民党当局囚禁了长达五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从上饶到桂林到重庆,又从重庆到恩施到桂林,再从桂林到恩施到重庆,叶挺的囚禁地几经转换。他拒绝国民党当局许以高官的利诱,坚决不为蒋介石当“鹰犬”。1942年囚禁重庆时,蒋介石曾“召见”过一次叶挺,逼叶挺“绝对服从我,跟我走”,叶挺则答:“请枪毙我吧!”大义凛然,宁折不弯。
在烈火中永生
接二连三的劝说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削弱叶挺的意志,他终于等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双十协定》。经中国共产党多次争取,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出狱后的叶挺,第一件事就是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继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共产党后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电文发出后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的批准电文。
1946年4月8日,也就是出狱后第36天,叶挺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0岁。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这位伟大的将军,带着他对于革命的理想、对于新中国的向往,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但是他和那首豪气万丈、响彻云霄的《囚歌》,在飞机残片燃起的烈火中得到永生。 (中国青年网记者 武芳莉)
更多内容,请上中国青年网浏览:
《叶挺: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将军》(http://qclz.youth.cn/ye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