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物推荐
柳传志:总有人想去更远的地方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3-07-11 07:11:54    中国青年网

  2012年8月24日,柳传志参与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高朋满座”的录制。

  柳传志

  浏览“联想控股”官方网站,点击“管理团队”,弹出的页面显示生于1944年的柳传志,目前身份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席;联想集团(Lenovo)创始人、名誉董事长。

  该页面还标注:1984年,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从中科院计算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起步,先后打造出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融科智地等一批领先企业,培养出杨元庆、郭为、朱立南、赵令欢、陈国栋等多位领军人物。他立意高远,不断开创联想的新事业。

  2011年,柳传志荣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联合将柳传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商界人物”之一。

  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柳传志历数联想那些年经历的坎坷。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说:“在联想遇到那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我还坚持着,因为我身上肩负着使命。”

  看见街上有人蹬三轮,柳传志与老伴会相视一笑。因为年轻时,夫妻俩曾相约,等老了,攒钱买一辆三轮。到时,他驾着三轮拉着老伴,在北京游一游。

  按照柳传志的说法,那时买一辆三轮,要攒钱啊。那时就没想过会有改革开放,没想过会有今天的生活,真是梦里都梦不到。

  这段经历是柳传志在参加一家知名视频网站对话节目时透露的。

  回忆创业

  不断有人上车下车

  20世纪80年代,柳传志带着中科院计算所出来的一些人创业时,遇到一系列麻烦。跟他一起出来干的人在科学领域已有一定造诣,“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做事时一旦做不好,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些人出来办企业,没有时间观念,开个会,总有人迟到。

  后来,跟大家定好,再这么干,人心就散了。某一天,柳传志定规矩,开会迟到,罚站一分钟。结果,当天就有一位同事老吴开会迟到。老吴曾是中科院的一位老领导。柳传志对老吴说,对不起,老吴,你迟到了,你得罚站一分钟。晚上,散会后,“我去你们家罚站一分钟”。

  陈规陋习带来的内部麻烦之外,更有市场后来对联想的考验。

  柳传志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道出联想经历的难关:

  1994年,国外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国内电脑厂商难以招架。柳传志当时的判断是:先别管人家怎么强大,先说我们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改进。他带着公司的很多老同志和年轻人,到信息产业部向时任部长表态“高举民族企业的大旗”。那会儿,“玩命的心是有的,但信心并不是很足,只是豁出去了”。

  2004年,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媒体朋友赞赏联想的勇气,但没有信心。很多企业界的朋友私底下也念叨,这不像老柳做的事。今天,“我们已经能够说,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已经取得了成功。”

  跨过每一道坎,联想都会去“复盘”:我们所做的工作,目的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方法;当时的内外部环境是什么等。

  柳传志将创业比作一列前进的火车。他说,不断有人上车下车,这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更远的地方。也许你创业能做到一定程度,之后退出肯定也比没做强。你要做得很大,就要做好更艰苦的准备。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

编辑:刘敏慧 来源:新京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