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她学建筑设计,缺的只是社会阅历
2年前,他们开服装店,缺的只是商业模式
1年前,他们月销8万,缺的只是营销规模
到今天,他们接触电商,缺的只是品牌打造
大学城,史长吟(左)和马信在工作室内设计成衣。 记者 甘侠义
大学城的龙湖U城天街,汇聚了诸多备受大学生喜爱的知名服装品牌。在这一片知名服装品牌中,有这么一家店,每一件衣服都只有一两件样衣。
这家店名为几弋,是川美的3个大学生开的。
顾客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样衣后,可以让几弋量身裁剪,价格仅仅在500元左右。
作为大学生,他们经历了所有的创业者必须经历的磨难———他们缺专业知识、缺商业模式、缺营销规模、缺品牌打造。
但是他们唯一不缺的就是梦想。
产品
店里进的货不好卖
顾客经常询问的却是设计师不卖的展示品
成立设计工作室
几弋的创始人有3个,马信学习建筑设计,史长吟学习国画,蔡鹏吉学习服装设计,他们都是川美学生。马信是3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尽管学的是建筑设计,但是马信一直对服装很感兴趣,和学习服装设计的蔡鹏吉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聊服装,渐渐的马信开始有了开服装店的念头。2011年5月,毕业不到一年的马信没有选择建筑设计,东拼西凑借了4万在大学城开了一间小服装店。
“最开始,我还是到外面去进货,拿到店里来卖,和千千万万的小服装店没什么区别。而蔡鹏吉则将自己设计的服装放在店里做展示。”让马信和蔡鹏吉没有想到的是,由蔡鹏吉设计的服装反而成为店里的明星产品,经常被前去店里购物的顾客询问,可惜那些都是非卖品。
半年时间过去,马信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蔡鹏吉以及另外一个还在读大二的朋友史长吟,三人一拍即合———要做自己的定制服装店。
于是,几弋服装设计工作室正式成立。蔡鹏吉设计好衣服,做出一两件样衣,放在店里出售。有看中的顾客,如果样衣合身,就直接买走,如果样衣不合身,店里就会量身定做。这样一套设计师定制的产品,价格在300-500元之间。最初这半年,他们的每个月平均营业额都在2-3万元左右,这让3人颇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