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理想脚踏实地

http://www.youth.cn  2013-12-17 10:07:00  中国青年网

  一种根深蒂固的共识早已在中国农村持续多年:一个农村娃要想跳出“农门”,无非两条路,要么当兵要么考大学。而与当兵相比,考大学似乎更靠谱,也更不易,那得是十年寒窗的苦读,真才实学的较量。能够“考”出去,当然就绝不会再回来,除非“吃错了药”。

  王永波却真像是吃错了药。

  家乡的土地,让他梦魂牵绕

  1979年王永波出生于南楼乡南楼村,土生土长的他,自幼就对农村有一种近乎天性的热爱。1999年王永波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西南农业大学,那是一所以全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习和工作而闻名的重点大学。寻着前人的足迹,王永波如饥似渴地徜徉在农学的海洋,终于发现能够引发他足够兴奋的点就在农业经济上,遂将自己一生奋斗的方向定为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大一期间正逢团中央号召大学生“三下乡”,王永波把握机遇,在暑假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回乡搞农村调研与科技宣传,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之后每年的寒暑假,王永波必回回到家乡,以支农捉着大学生三下乡的名字组织了学生团队回乡调研与宣传。正是这种不间断的“亲近”,使他更清楚地看到家乡的农业,无论在生产观念上还是在科技含量上,都与人家有巨大的差距;也让他还在大二时就早早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毕业后返乡,为家乡的农业搞点名堂出来!

  为了理想,他“时刻准备着”,一边充实着书本知识,一边仍然不间断地支农或下乡实践。2003年大学毕业了,王永波并没有急于回乡,而是首先选择了到农业搞得较好的山东寿光去闯荡,为的是给自己的回乡创业寻找到具体的路子和项目。果然,山东之行使他大开眼界。寿光的“蔬菜大棚”扬名全国,享誉海外,近一年的“打工”实践,他谙熟了大棚生产从选种、育苗、栽培至田间管理的全部操作程序,也初识了组织和管理现代大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方法。于此,他也找到了回乡后准备大干一番的路径和构想:把山东的好经验搬过来,在家乡南楼村去种大棚。

编辑:刘 哲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

分享到:中青微博

相关阅读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