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碳“汇”绿色希望

http://www.youth.cn  2013-11-20 13:46:00  中国青年网

  郭鑫,男,藏族,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2011级本科。

  林业碳汇,这个大多数人还略感新鲜的词语,是来自四川省阿坝自治州的“90后”藏族大学生郭鑫目前醉心其中的事情,他摸索出的“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已在我国多地推广,他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已被当地政府采纳,他撰写的商业计划书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这个昔日在灾区失去亲人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名“低碳达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报、服务社会。

  “苦难与成长”--大灾后种下了感恩种

  每一个人都只有经历一些苦难,才会有所顿悟,获得成长,5年前的那场汶川特大地震带给让当时刚刚上初中三年级的郭鑫失去了外婆和爷爷,面对着曾经生活的美好家园变成一片废墟,心灵的痛苦深深折磨着这位不满16岁的少年。然而,大灾之后出现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却在这位少年的内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无数自愿前来的志愿者,成堆汇集而至的物资,还有可爱的连续战斗在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叔叔,都让这位刚刚经历灾难、失去亲人的少年,内心涌动着股股暖流。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面,他认识到要是没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援,要是没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像自己这样的灾区人民很难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他暗暗下定决心: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回报别人。

  在那时种下的感恩的种子,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枯萎消逝,反而落了地,生了根。地震之后上高中的郭鑫,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团队,调查灾区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走访、问卷、座谈,先后调查超过1000余名重灾区学校学生,撰写超过10万余字调查笔记,形成了一篇高质量心理调研报告,获得市级学生社会实践特等奖。他说,我现在有多大能力,我就做多大的事情,只要能帮助他人,汇报社会,哪怕事情很小,做起来很累,我也要做,因为别人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

  “一线调研,坚持不懈”--在艰苦中摸索最好的模式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郭鑫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开大学。进了大学,郭鑫想要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不但没有改变,反倒愈加强烈。在他看来,接受高等教育的自己,能够运用所学,能够更大的帮助别人,回报社会了。郭鑫在入校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份介绍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的材料。他看到这些地区的农民因为退耕还林,被迫放弃以往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状况每况愈下。在郭鑫看来,这些为生态环境牺牲了自身的利益的农民兄弟,需要有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的生存发展做出努力,而他自己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他开始奔波在去农村调研的路上。刚刚开始调研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北方农村的情况,无数次被当地居民赶出来,被受访者恶言相向;无数个夜晚,一个人坐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流下了疲惫和委屈的泪水。调研的条件也极其艰苦,因为经费的紧张,很多次在调研地,5、6个人挤在一间房里面,郭鑫很多次都在桌上合着衣服睡去。但煎熬过后,换来丰硕的成果。郭鑫和他的团队掌握了所调研地区大量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资料为改变这些地区农民的生存状态,带来巨大的帮助。

  根据掌握的资料,郭鑫发现这些退耕还林林地大部分都符合国际碳汇林标准,即使不符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达到标准。同时,通过相关资料和后期的走访,发现我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正因为碳排放超标,遭到欧美国家各种形式的排挤,大量碳关税外流,而根据国际规则,超标部分可以通过碳汇林的方式加以抵消。郭鑫发现,通过种树农民和出口企业的互动,就可以把本来就大量外泄的碳关税,截留在国内,通过市场机制,反哺给农民,改变农民的生存状况。

  这样的发现,让郭鑫感到极大的振奋。郭鑫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在计划资金的资助下,郭鑫和他的团队开始将这一发现进一步细化。郭鑫在汇报社会这一强大的信念的支持下,反复的将自己之前采集到的资料和最新形成的理论成果进行比对、修正、再比对、再修正。在历经了近2个月的艰苦摸索之后,提出了“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

  摸爬滚打,不改初衷--让模式服务社会

  模式的提出,没有满足郭鑫汇报社会的信念。在他看来,一个纸上的模式,对改变种树农民的生存状况所能起的作用极其有限。

  在导师的建议下,郭鑫和他的团队,选定了之前的调研的河北邯郸邱县作为自己模式的第一个试点基地。

  为了让第一个基地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作为文科生的郭鑫,硬是自学了大量的植物学知识,和自己的团队一道,将国际认可的碳汇林标准引进,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技术标准。而这套技术标准,在之后的实际操作中,被证明既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郭鑫和自己的团队一道,不厌其烦地向当地农民传授相关技术,始终保证技术标准的真正落实。

编辑:刘 哲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

分享到:中青微博

相关阅读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