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最美基层干部 >> 文字头条
【最美基层干部】周谦,让旱地变粮仓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3-05-27 16:44:44    中国青年网

  会宁,旱。去冬今春,更旱。

  “春天这么旱,你看,我家麦子长得有70多厘米高了,亩产200多公斤没问题,这多亏了‘周工’,要别的品种,连100公斤都打不上。”5月中旬,会宁县中川乡高陵村村民何军祥指着自家那片绿色的麦田对记者说。

  通渭县华家岭乡,高寒,阴湿。

  2006年以前,华家岭乡老站村村民高奇军几乎每顿饭还都离不开洋芋。一年下来,用他的话说,想吃个白面,都不容易。“全靠‘周工’育的种子,这几年,村里人白面吃都吃不完。我们都叫他‘小麦爸爸’。”

  是哪位“周工”,谱写了这样的旱地小麦传奇,被农民、土地深深记住?

  他,就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冬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周谦。

  他,选育的陇中1号,成为1986年以来的20多年里,甘肃省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冬小麦品种。这一品种和他先后选育的冬陇鉴19、定鉴2号、中旱110、陇中2号等新品种,在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省区推广了500多万亩,特别是陇中1号在甘肃中部和宁夏固原这样的干旱地带大显身手,平均亩产265.5公斤,为当地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个数字,注解着周谦经常用以自勉的那句话:“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使命

  陇中,苦瘠甲天下。

  年降水量两三百毫米,蒸发量却在10倍以上。定西,这片干旱的土地,曾几何时,种出的冬小麦,亩产最多超不过50公斤。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饥饿曾像瘟疫一样,折磨着这里的农民群众。

  对于今年57岁的周谦来说,挨饿的感觉至今难忘。在他的老家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丰和村。

  上世纪70年代初,除了过年国家给每户分7.5公斤小麦,其他时间,一人一天供一斤红薯面,村民们饿得跑到陕西背玉米。

  小时挨饿的经历让周谦深深懂得粮食的珍贵,这也成为他学习农业、从事农业研究的原动力。1978年,周谦从临洮农校毕业后,分配到了兰州市农科所,1989年又调到定西,一直致力于春小麦的育种研究。

  至1995年,他发现,在定西,相比起冬小麦能覆盖全市,春小麦只能在陇西、渭源等北面4县种植,范围很小。

  最重要的是,此时,定西种植的冬小麦,仍然没有当家品种。面对当地冬寒、春旱这种特殊的气候,加上又紧挨着天水这个全国小麦条锈病发源中心,外来的品种,要么不抗春旱,要么不抗冬寒,要么不抗病。

  民以食为天。如何解决定西乃至甘肃人的吃饭问题?责任、道义,使这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自愿“改换门庭”,将育出旱地冬小麦品种这一使命扛在了肩头。

  科学实验,永远没有从天而降的运气。

  从春到冬,一有空,周谦便前往通渭县吴家川良种场。在他看来,那里是定西最干旱的地方,离天水又近,是旱地小麦育种的黄金地带。

  下种,他亲手干,他怕工人们盯不住行距株距。种子发芽,他蹲在田地里,戴着破草帽,品长势,观叶色,记录每一天的变化。抽穗成熟期,他顶着毒辣辣的日头,看穗色、察青瘪。收获的时候,他钻进麦田里,小心翼翼地把麦穗摘下来,一个一个做标记……

  在麦田里,哪怕是角落里最不起眼的小麦苗,都在周谦的目光爱抚下成长。他觉得每一株苗就像他的孩子,长相、脾气、习性都印在他的心里。他爱它们,他每天第一个到地里,最后一个走,他怕一点点的大意,让他与优秀的孩子失之交臂。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1] [2] [3] 下一页

编辑:刘敏慧 来源:每日甘肃 网-甘肃日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