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臧克家 >> 我的劳动
臧克家:极顶真的诗坛泰斗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02-27 14:13:00    中国青年网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读过中学的人都还记得这首诗,这首为纪念鲁迅而写的诗,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打动了无数人,警惕了无数人,至今仍然影响深远。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毕生以祖国和人民的文学事业为重的诗坛泰斗——臧克家。

  耳濡目染 少年播撒诗的种子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很爱诗,家庭文化气氛很浓。他的祖父特别喜欢诗,尤其是白居易的诗。时常用湍流的热情,高声朗诵起《长恨歌》来,接着又是《琵琶行》。

  然而,生活中并不总是充满诗情画意,更多的是冷酷与痛苦。8岁时候臧克家的生母去世了。他的父亲参加反满斗争,从城墙上跌下后,在病床上侧着身子躺了三年。即使这样,父亲还是经常用抖颤、纤细的感伤调子,吟诵他同一位号为“双清居士”的同乡唱和的诗句。后来,臧克家进入私塾,真正引起他的兴趣的不是学校教的《论语》,倒是放学回家后长辈们教的《静夜思》、《木兰辞》。

  14岁以前,臧克家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虽然生活在地主家庭,但他却喜欢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下河游泳、捉迷藏、扔石子。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农村的穷困落后,他们穷得可怜,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有的只是一个“农奴”的身子。但是他热爱这些农民的淳朴善良,为他们感到不公平。

  那时,臧克家的佃户“六机匠”有着一张巧嘴,说起故事活灵活现,充满诗意,听来让人陶醉。六机匠每次去赶集都会去听说书,回来后把故事一个个讲给臧克家听。臧克家生前曾说:“故事,就是六机匠的创作、诗的创作,听的人会被他领到一个诗的世界。我活了九十多岁,中外小说也读了不少,但记忆最深、最能打动我的,还是童年时听六机匠讲的那些故事。”就这样,六机匠把诗的种子,播洒到了年少的臧克家心田里,将他带到了“诗的王国”。

  以笔为枪 少年诗人初长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年臧克家14岁,在“第一高等小学”就读。一次他聆听了本县大学生丘纪明--北京学生运动派来的代表,宣传五四运动和它伟大精神的演讲,那一句句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臧克家年轻的心。于是他第一次以一名小战士的身份投身到这场运动中,和同学组成“反日会”,打着小旗到街头宣传,讲到沉痛之处,听众们和他们自己都留下了热泪。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分队,还分头到商店去检查、封存日货,对那些丧失爱国之心的奸商毫不留情的带上写着罪状的高帽,并且游街示众……

  然而,正当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旧军阀张宗昌却对这场革命运动和新文化思潮,进行了残酷的武力镇压和文化腐蚀,社会气氛一时间变得沉闷,令人窒息。这时的臧克家已考入济南市立第一师范,他对张昌宗的行为极为憎恶。“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了济南学生大规模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在黑暗统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臧克家极其愤慨,他写了一篇揭露张宗昌反动统治的文章,发表在进步文化刊物《语丝》,署名少全。这第一篇作品,就是颇有些战斗性和讥讽意味的檄文!从此以后,臧克家正式走上文坛。他以笔为枪,在文学创作这块阵地上,开始了与黑暗的抗争。 

编辑:武芳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