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谢希德 >> 我的劳动
谢希德:丝尽炬熄为国邦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03-30 21:01:00    中国青年网

  担任校长之后,谢希德特别注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刚上任的暑假,人们找不到谢希德,有人猜想她出去避暑去了。   

  然而,此时的谢希德正在拥挤的书房里修改、审定1984年至1990年学校发展的规划设想。那时正是上海有史以来少见的艳阳天,连续多日气温高达37、38度,她不顾赤日炎炎、挥汗如雨,在10天内对复旦大学的规划作了重大修订。

  按照她的设想,复旦大学率先打破了国内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办学模式,根据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谢希德在复旦推行导师制,导师们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各种问题。还在学校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获得了师生和职工们的广泛好评。

  复旦人至今忘不了的还有谢希德的推荐信。那时,身为校长的她常常为即将出国深造的学者和学生写推荐信,难得的是这些推荐信都是谢希德亲手所写,从来不用别人代劳。而且,谢希德极其厌恶千篇一律毫无根据的空话套话,每一封推荐信都写得真实而全面。“虽然这要占用我不少时间,但对我是一种乐趣。”谢希德曾这样回忆写推荐信的感受。这件看似细小的事,却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誉为典范。“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并到复旦大学发表了演讲。里根选择到复旦演讲,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复旦对外交往中体现出活力四射,二是复旦这位女校长是里根夫人在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的同学、好友。

  就这样,谢希德带着复旦站在了国际媒体面前。正是在谢希德独特的人格魅力下,复旦一点点的走向世界,直至赢得“东方哈佛”的美誉。

  绽放生命最后的光芒

编辑:刘敏慧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