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钟,徐虎骑车准时到他自制的3个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处查看群众的报修信息。 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供图
一辆“老坦克”(破旧的自行车)、一个“全天候”报修箱、十几年随叫随到、风雨无阻提供服务,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这就是他多年来的工作写照。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晚上十九点钟的太阳”,“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是他永恒的信条,他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活雷锋徐虎。
不想锦上添花 只愿雪中送炭
中学毕业后,徐虎务农几年。1975年他被分配到上海市普陀区房管系统工作,做了个水电修理工。然而,在这个平凡得看不出任何波澜的岗位上,他不仅多次成为全国著名劳模,而且成为全国房管行业的标兵和新时期的学习楷模。
一定有人好奇:修电灯、捅马桶也能成为全国劳模、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徐虎夜间为居民修理电灯。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供图
是的,凡事越平凡越难做,越是普通越不容易出成绩。
徐虎却在水电工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同凡响的成就,因为付出就有回报。
电工似乎还可以为大家接受,可是疏通下水管道和马桶这种活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徐虎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去居民家修阻塞的抽水马桶的状况:当时那户人家洗手间里的粪便、草纸、污水淌了一地。那时的卫生间面积本来就不大,别说干活,连立脚之地都没有。但是,看看居民焦急的样子,想想自己干的就是这一行,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干活。居民在边上忙着端茶、敬烟。马桶修好了,居民连声道谢。之后,还特地给房管所写了封感谢信。这件事,给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