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她良好的素养和甘愿做学生、永不满足的精神让每一位与她共事的人都对她称赞有加。她并不因为在《大地回春》中的成功演出就居功自傲,不管什么时候都以大局为重,服从导演安排,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新话剧《天国春秋》开始排演了,在话剧里秦怡被安排出演一个很小的角色红鸾。秦怡做着大量的工作,细致地准备着。这部戏要求穿古装,她对这很不在行,整天想着如何从长袖中自如地伸出手来,走路时如何用碎步。自己琢磨角色的同时,她还向前辈学习,学习那些名角对于角色的处理。
不管是主要角色还是群众演员,秦怡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她认真地付出、投入地演出,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受观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同期活跃在艺坛上的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艺术舞台上的“四大名旦”之一。
不曾停息的影视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秦怡在春节前赶回了上海。她来到南市老城厢的蓬莱路,虽然连年战乱使得这个曾辉煌一时的东方金融中心有了些许落败的感觉,但走到这片故土上,秦怡心里有说不出的亲切。
1947年秦怡在上海走上了大银幕,参加了电影《忠义之家》、《母亲》、《无名氏》等片的拍摄。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她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被大学教授从丫头“改造”成为其夫人,最后在抗日烽火中觉醒,成长为一位巾帼英雄的妇女形象。秦怡的收获很大,她不仅成功地从话剧演员转行为电影演员,她也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演出,让上海滩的人记住了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