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闵恩泽 >> 我的劳动
人生如炬“中国炼油催化剂之父”闵恩泽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2-12-02 13:23:00    中国青年网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这里,走出了一位科学巨匠,他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剂之父”,他用一生未变的成都口音,孜孜不倦地讲述着爱国、敬业、创新的人生华彩篇章。

  他就是闵恩泽,1924年2月出生,现在已经88岁高龄。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0多年来,他活跃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第一线,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7年,他同时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和“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学业有成 爱国之心不灭

  作为中国石油化工领域学术研究的重量级人物,闵恩泽院士的开朗健谈为人熟知。闵院士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思维活跃,操着一口成都口音,青年时代钻研学术的风采依然可见。

  “1946年,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考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届印染技术人员培训班,毕业后担任练习技术助理员。这段时期,我经历了四川军阀多年的混战、8年的抗日战争和在上海三年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些遭遇都让我十分盼望国家能国泰民安。”这是闵老在《催化五十年创新伴我行--闵恩泽传·自序》中写道的,而“忠厚传家远,读书继世长”的家风,在闵老看来,更是对自己产生了具有深远的影响。

  1948年3月,刚满23岁的闵恩泽,自费公派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中,闵恩泽院士不仅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更与来自上海、共同学习化学的陆婉珍女士结为夫妇,而这也成为我国科学界的一段佳话。1991年,陆婉珍女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以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为人生理想的科学女性,同闵院士一起,成为屈指可数的院士夫妻档。

  1951年起,手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闵恩泽,开始在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当时,博士生在美国的待遇之高,是中国无法达到的。优厚的生活待遇自不用说,更有良好的工作条件。然而,对家乡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让闵恩泽毅然放弃这一切。在美国工作四年后,他冲破重重阻碍,带着妻子,回到阔别八年的祖国。

  奋不顾身 催化石油化工传奇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就学什么,我就请教什么,后来我就组织研发什么。这样就走上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之路。”闵恩泽说。但是,刚回国的他,却一度找不到接收单位,因为很多地方都不敢接收从美国回来的人。就在这时,正在筹建的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向闵恩泽敞开了大门。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生自此和祖国炼油催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当时,我国炼油所用的催化剂,依靠从前苏联进口。我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那时候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实验室是向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借的几间平房”,不理想的研究环境,闵恩泽记忆犹新。然而,凭着一腔热血,并非学催化剂出身的闵恩泽与同事一起,利用有限的资料,边学边干,白手起家,从多方面掌握国外技术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实际,制订自己的研究计划,摸索试制国内需要的催化剂。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闵恩泽和他的助手们在大连石油研究所等兄弟单位的配合下,陆续研制成功几种主要石油炼制催化剂,并投入工业生产。

  科学家们的忘我奋斗、精诚合作,在1960年初现奇效。

  移动床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一个对普通人而言生僻的专业词汇,曾经日日夜夜盘桓在闵恩泽和同事脑海中。这个曾经,具体来说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

  1959年,苏联援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兰州炼油厂投产,其中有一套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是核心,它把重油二次转化为航空汽油。上文提到的移动床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我国一直从前苏联进口。然而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苏联开始以次品供应。

编辑:李盈盈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返回首页>>>